第235章 扣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先請各位看看自己的手邊,那裡懸掛著一根紅繩,紅繩的尾端是一個鈴鐺。接下來,由我讀題,待我說開始搶答後方可拉鈴。鈴響後由周尚書宣佈哪方答題。若有人犯規提前拉鈴,則取消本輪答題資格並倒扣十分。搶到答題權的一國,可由五位中的任意一位作答,答對加十分,答錯扣十分。各位可都明白了?”

學子們點點頭表示明白。

“那好,現在請各位輪流拉動手邊的紅繩,看看是否會響起鈴聲,以免待會出現故障。”這也是為了避免待會可能出現的爭議。

鈴鐺後面坐著的不止是周尚書,還有越析蒙舍的使臣各一。學子們拉動紅繩,繩子微微跳動,鈴鐺就“叮鈴鈴”地響了起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一輪比賽中仔細觀看鈴鐺,來判斷哪方搶答成功,再由周尚書舉牌告知楚辭。

“好的,現在大家都試過了。那麼,第二環節的搶答題,現在正式開始!”楚辭手邊放著一摞題卡,他拿起一張看了看,然後字正腔圓地念到,“第一題,孔夫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請問,《詩經》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其中風、雅、頌各多少篇——”

“叮鈴鈴——”一陣清脆的鈴鐺聲響起,楚辭回頭看去,只見周尚書捂著臉,拿起一塊題板,上面寫著“大魏”二字。

楚辭想要扶額,他知道必定會有人犯規,但沒想到是他們大魏的學子第一題就犯了規。

那個拉繩的學子面上赤紅,一臉羞窘,有些手足無措,因為下方此時正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哄笑聲。

他的手剛剛一直虛握著紅繩,等著楚司業宣佈搶答。誰知道剛剛楚司業讀完題後他發現自己會答,一時有點太過激動了,便直接拉動紅繩,誰知就犯了規。

“好的,剛剛我們大魏的學子給大家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現在,請扣除大魏十分,並取消本輪答題資格。現在,請越析和蒙舍的學子做好準備,開始搶答!”

“叮鈴鈴——”

“叮鈴鈴——”

兩聲鈴聲一前一後響起,楚辭回頭看去,周尚書舉起牌子,上書“蒙舍”兩字。

“由於蒙舍學子快人一步,本次答題機會歸屬蒙舍學子。請派出一人,在規定時間內作答。”楚辭笑著看向蒙舍國那邊。

蒙舍的三號學子站了起來,剛剛的鈴聲也是他拉響的。

“《詩經》一共收錄311篇,其中有六篇笙詩。共收錄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

“請出示正確答案!”

有太監扛著題板上來,上面的答案和這學子所答並無二致。

“恭喜這位學子答對,蒙舍加十分!先別急著坐下,敢問貴姓大名?”

“學生名叫霍圖爾。”那學子不明所以,但還是很老實地回答了楚辭的問題。越析、蒙舍推崇大魏所學的儒家文化,是以他們所學的東西和大魏是差不多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霍圖爾,你剛剛說《詩經》中有笙詩六篇,那麼,你知道何為笙詩嗎?”楚辭問道。場上這些學子都是三國挑選出來的精英,這一環節的設定,自然是為了讓他們個人得以揚名於天下。這樣,以後大魏舉行的比試,才會有更多的英才報名參加,這對推廣大魏朝影響力也很有幫助,這就是所謂的平臺效應。

“所謂笙詩,便是只撰詩題,未著文章的詩篇。它們雖收錄於《詩經》中,但並無內容。”霍圖爾覺得楚辭應該不會不知道呀。

“霍圖爾回答的很正確,請大家掌聲以示鼓勵。我們不論讀書還是做其他的事情都應該深入地理解,這樣才能靈活運用於腦中。此題過後,讓我們看看分數,蒙舍積二百三十分,越析積二百二十分,大魏積二百三十分。”

大魏的幾個學子臉色很不好,他們本來是領先於其他兩國二十分的,這一輪不僅沒能得分,還倒扣了十分,讓他們一下子就被追上了!罪魁禍首的國子監學子林承易聽見分數後,頭垂得更低了。

旁邊一隻手伸過來拉了拉林承易的衣袖,低聲說道:“楚司業曾經說過,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不思進取,一蹶不振,你忘了嗎?”

林承易心頭一震,抬頭看見旁邊的同伴們都看著他,其他人雖有點懊惱,但眼裡並無責怪,反而是對他的擔憂。林承易用力握拳,心裡做了一個決定,剛剛丟失的十分,他一定要拿回來!

楚辭用餘光注視著這些學子們,見林承易又恢復了鬥志,才放下心來。

“下面是第二題,從烏圖魯山去到印加山一共有八百裡,假如有一壯年騎馬前行,一天可跑六十裡,問春季幾日可達?開始搶答!”

楚辭讀完題後,心裡覺得有些不對勁,這道題看似九章,實則另有玄機,它問得是春季幾日可達?春季……春季!

正在他思考的時候,那邊的鈴聲響了起來。周尚書笑著舉牌,上面果然是大魏二字。

“請大魏學子作答。”

搶到題的四號是韶山書院的學子孟遠章,他站起來後,大聲地回答道:“十三天半可以到達。”

楚辭眼裡流露出一絲可惜,果然錯了呀!不過,他心裡雖然替他們可惜,一來就碰見了這種坑人的題目,但面上還是端著訓練有素地笑容說道:“請出示正確答案。”

太監端著題板上前,上書“無解”二字。

“很遺憾,大魏學子答錯了,請扣十分。”

不僅答題的學子懵了,下面的人也一樣,“為什麼,我算了也是十三天半,怎麼會是無解呢?”

“是啊,莫不是答案出錯了?”

蒙舍的參知政使霍華坐在位置上,心裡得意洋洋的,他就知道這一題除了蒙舍其他兩國都不可能做對。即使被他們搶先,也只有扣分的可能。這就是大魏人常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吧?有人質疑,自然要人解答,到時候他們蒙舍的學子又可以露一次臉了。

楚辭見下面聲音嘈雜,便走到臺子的一側,在上面架著的一面鑼上用力敲了一聲。

“請大家稍安勿躁。此題為蒙舍國所出,答案應該是沒錯的。”楚辭等大家都安靜下來後,方才說話。

“可,為什麼是無解呢?”

“大家有所不知,根據《異國志》的記載,烏圖魯山和印加山中間隔著一條榴花江,這江有幾十丈寬,上面沒有架橋。每到春季,江水暴漲,船隻根本過不去。往來者都會避過春季漲水的這段時間,待夏季淺水期才會過河。題中特意提到了春季這一條件,那麼前面無論說了什麼,都是沒用的。故而此題——無解。”

這題純粹就是坑人了,所以楚辭也不準備讓他們的人解釋,而是自己給出解釋。

霍華驚訝地看著楚辭,沒想到他連這個也知道!底下的官員和學子們也是一臉恍然大悟,怪不得呢,要是楚司業不解釋,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題的緣由。

“讓我們再看看比分,目前蒙舍二百三十分,越析、大魏各二百二十分。現在是第三題,大魏聖武皇帝曾頒下聖旨,改寒食為清明,人們在這一日告祭先祖,慎終追遠。但在古時,清明前一日方才是寒食節。請問,這寒食節是因誰而來,此人身上有何典故。開始搶答。”

大魏之前扣了二十分,這時已經不敢貿然作答,在楚辭說完題目之後,他們確定自己一定能答對才去拉鈴,結果就被越析國搶先了。

“寒食節是因晉國介子推而來,此人乃是晉公子重耳的隨臣,流亡途中,公子重耳腹中飢餓難耐,此人“割股奉君”,救了公子一命。而後此人隱居山中,焚山而死,這才有了寒食節。”

越析學子答對題加分後,楚辭也照例讓他介紹了一下自己,給了他展示才華的機會。

之後,楚辭又報了一次分數。這次蒙舍和越析各積二百三十分,獨獨大魏落在後面,與他們還有十分之差。

大魏的官員和學子們都有些著急了,就連坐在最上首的天和帝,沐浴其他幾國使臣的目光下,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偏偏這時,還有人要來火上澆油。

“大魏皇帝陛下,貴國學子今日似乎有些精神不振啊?明明前段時間,他們與我國王子發生口角之時,還是振振有詞的。”九銖右相尚全說道,前不久發生的那件事還記在他心頭,那時他忙著和別國使臣建交,便讓三王子自己出門,誰知道……他心中既惱怒於泰阿蠻的愚蠢,又覺得大魏簡直欺人太甚!此刻見大魏吃癟,他自然是要笑話兩句的。

浪穹和昭祈素來看熱鬧不嫌事大,也跟著拱火,一個說“久聞大魏學子文采風流,眼下看來,似乎是徒有虛名啊”,另一個說“話也不能這麼說,剛剛簡單的題目還是答得挺好的,許是這些題太難了吧”。

其餘幾個小國不欲起爭端,任由他們說什麼,都只坐在一旁微笑不語。

天和帝心裡一股火不好發出來,生氣吧,顯得他沒風度,不生氣吧,怎麼可能不生氣呢?!明明只相差了十分,被他們這樣一說,倒好像天上地下一般了,實在是讓人惱火!

不過,這些學子到底怎麼回事,一個個的不都是選的才能出眾的嗎?怎麼幾次三番的扣分?還有楚辭,剛剛誰在他面前保證若無意外,一定能贏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