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競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楚辭聽著大家在下面討論,他也不阻止,由著他們去。討論說明有興趣,有興趣,自然就有被說動的可能。

漸漸的,下面安靜下來,大家都看著楚辭,等著聽他繼續往下說。

楚辭也不讓大家失望:“除了天下老百姓要共同祭孔之外還有一事,那就是我們大魏的邦國和鄰國都派了使團入京,這是聖上自登基以來第一次接受朝見,定是要好好招待他們的。”

第二個重磅訊息一出,下面又開始騷動。以往使團來京,最短的也至少待了月餘才回去。偌大的使者團,加起來起碼有幾百上千人,他們在京城的花用必定不會少。有幾個心思活絡的,已經打起了主意,想要去鴻臚寺那邊走走關係,看使團的一應用品能不能由他們提供。

俗話說,先來的吃肉,後來的喝湯。他們作為商人,要想讓生意經久不衰,那麼朝廷要下達的新政策,他們一定是要及時得到訊息才行的。以前,他們打探訊息時各顯神通,需要備上厚禮,遊走於朝廷大員之間,才能得到那麼一星半點似是而非的訊息,但這也足夠他們快人一步了。

今日,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從這楚司業口中得到兩個訊息。雖然說場中有二十幾個商人都聽到了,但偌大的京城之中,可不止有他們這些人。

不過,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楚司業怎麼可能半點好處都沒有,平白無故將這兩件機密之事告訴他們呢?他所圖必然不小。

有沉不住氣的,就問了:“楚大人,你說的這兩件事,和國子監的生意又有什麼關係呢?”他這聲音一出,其他人又不說話了,都在等著楚辭解釋。

“各位稍安勿躁。接下來要說的,才是楚某想和大家談的生意。我大魏泱泱大國,一貫以來都很受外邦敬重。近些年來,他們派遣了很多優秀的學子前來我大魏進學,以期能學到我大魏的治國經商之略。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取長補短,讓我大魏更加強大。故此,皇上想趁著他們這次朝見,利用祭孔一事,將我大魏風采盡數展現,從而吸納更多優秀的學子前來進學,也讓使團感受到何謂大國風采,揚我大魏榮光。”

下面有些人不以為意,他們是商人,商人逐利,這樣的事情與他們有何干係?但有些人卻想的比較多了。

自崇文年間起,大魏就關閉了普通商人與外邦通商的大門,只有拿到朝廷蓋章的皇商,才能夠去到邊關和他們通商。朝廷為的自然是不讓別國奸細有機可乘,可是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折磨。面前明明有一座金山,他們卻只能看不能摸,這簡直太殘忍了。他們雖有萬貫家財,可是錢這個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好。

若是這次祭孔一事搞得熱熱鬧鬧,讓朝廷下定決心加深來往,是不是也說明,朝廷有朝一日可能會放開“門禁”,讓他們自由通商呢?一想到這,他們就激動起來。

陳海平問道:“所以,楚司業是怎麼想的?”

“我乃國子監的司業,有幸得皇上看中,接下了此次舉辦祭孔儀式的重任,那麼,自然就得想法設法將它舉辦好才行,萬不能丟了我大魏的顏面。所以,我的設想是這樣的……”楚辭開始把那日在提學司說過的設計方案,又拿出來說了一遍。“……目前來說,就是如此。各位老爺有什麼看法,也盡可以提出來。”

大家都被楚辭的設想驚呆了。從古至今,各處的園子都是私人的。像今天這個豫香園,便是陳海平的私人園林。除了每月一次的宴會外,其餘時候都是關著的。楚司業說的園子,卻是人人皆可進入的。到時候,去的人肯定會很多。

不過,裡面要建房,要雕像,還要造景,在這短短月餘時間,能夠做到嗎?而且,他話裡的意思,那處現在分明還是一片空地。今日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從他們口袋裡掏錢出去,修建這什麼文化園。

雖說這祭孔辦好了,朝廷有可能放開禁制,但他們絕不可能為了還未發生的事情,就投進去這麼多錢!南郊那片空地,差不多有三千多畝地,若應下這事,還不得把家產掏空了?

“楚司業,這確實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這樣吧,我錢某捐一千兩銀子,略盡綿力。至於生意一事,錢某自認實力不足,就不和各位兄臺相爭了。”一個富商站起來說道。

“是極,我黃某人也捐一千兩銀子,支援這祭孔一事。”剛剛鄙視過楚辭的黃老爺也說。

其他人一聽,也紛紛表示可以捐一千兩,但是這生意確實做不了。

楚辭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話,心裡明白,他們肯出這一千兩,為的不過是皇命難違,拿這錢去堵楚辭的嘴。

不過,楚辭的目的可不止這一千兩。

“各位的好意楚某心領了。大家能為了支援朝廷辦事慷慨解囊,想必聖上聽說,一定龍顏大悅。不過,楚某想的卻是合作共贏。對各位老爺來說,一千兩不過是九牛一毛,那何不再多出個一、二千兩銀子,參與這文化園的建設?到時候,錢又生錢,豈不快哉?”楚辭慢條斯理地說道,為了說服這些人,他稿子都寫了幾十張了,今天拿不下二十個,也得拿下十八個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依楚司業的說法,我一人出個三千兩,就可以建起這文化園了?”有人狐疑地問道。二十多人加起來不過六、七萬兩,聽著雖多,可要投進這三千畝地中,卻是響聲也聽不出的。

“這是當然。錢多有錢多的造法,錢少有錢少的造法。諸位,楚某今日也不是空手而來的,若各位有興趣的話,楚某便讓書童將我繪好的圖紙送進來,到時候,大家就知道楚某是什麼意思了。”

大家相互看看,覺得三千兩也不多,如今爭一個花魁都要四、五千兩了,這點錢就當湊個熱鬧。

楚辭見大家同意了,便託一個丫鬟,去園子外的街口處找一輛青頂馬車,讓馬車上的張虎將圖紙送過來。

這丫鬟步履匆匆,沒過一會,就把張虎帶過來了。張虎手裡抱著圖紙,警惕地跟著她往裡走,直到看見楚辭,才松了口氣,叫了聲老爺後,將卷成卷的圖紙送了上去。

“大家請看。”楚辭開啟圖紙,讓張虎和那小丫鬟兩人各拉一頭,然後自己在圖紙前站好,開始解釋。“這是園子的入口處,因為這文化園是公共場合,所以咱們做的時候,不需要建圍牆和門窗來隔擋,只需在這建一座大牌坊,上面寫上文化公園四字即可。”

這圖紙畫的是南郊那三千畝地的形狀,上面被楚辭圈了很多個圓圈,中間還畫了房子園林假山的模樣。商人們湊上來,將楚辭和圖紙團團圍住。

楚辭一邊講解每個地方的用途以及所需要的東西,一邊用手指在圖紙上方滑動。大家就跟著他的動作一處一處地往下看。

雖然這還只是一張簡陋的圖紙,但大家彷彿已經從楚辭的介紹中,看到了實景。可以料想,如果這個地方一旦建起來,一定會成為京城僅次於四大主街的繁華之地。只可惜,人雖多,他們的鋪子卻搬不過去。

不等他們遺憾多久,楚辭就將手移到了圖紙最中間的部位。

“這一處,我準備打造一個大型商場出來。這些房子建好之後,楚某就廣邀京城各大名鋪,讓大家在此地開設分店。以供來此地遊玩之人可以隨時買到想要的東西。到時候大家若有需求,也可以告知一聲,楚某會細心甄選。”

大型商場?大家的眼睛亮了起來。這裡人那麼多,若他們能多佔幾間鋪子,想必到時候一定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的,這三千兩銀子,花的太值了!

“不知楚司業甄選名鋪的標準是何?楊某家中有一間糕點鋪子,從崇文年間一直到這天和二年,已有八十多年了,可稱得上是名鋪?”楊老爺率先問出口,瞬間就招來大家的鄙視。

“楚司業,李某家中也有糕點鋪子,雖不是幾十年的老店,但每日裡也是賓客盈門,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這應也算名鋪了吧?”

一時間,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始介紹自己店鋪,希望能當選名鋪之列。

楚辭在這麼鬧哄哄的環境下,依然是笑吟吟的,用一種包容的眼神看著大家,似乎剛剛被落面子的事他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陳海平站的稍遠一些,他冷眼看著大家從剛剛的抗拒變成了爭先恐後。等再把視線移到楚辭身上時,免不了帶上了幾分忌憚。若此子從商,恐怕這京城商界,會被攪得天翻地覆。

“大家先冷靜一下。”

在他愣神期間,楚辭又開始說話了。

“我知道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標準。不過,此時談論這事,恐怕為時尚早了。畢竟咱們的文化園還沒建好。”楚辭一臉為難地說道。

“這是三千兩銀票,楚司業你先拿著,李某希望這文化園能早點建好,到時候在外邦揚我大魏國威。”

楚辭接過錢,反手又塞回這李老爺手上。

“各位,楚某畢竟身兼國子監司業一職,如今已是兩三日沒有好好管理了。恐怕我不能將時間全都留在這裡。而且,大家肯定也不希望有人拿了這錢後中飽私囊,所以,楚某想以競標的方式,讓大家自己來建。也請大家放心,各位所出的銀兩不是白出的,到時候可憑出銀憑據抵掉你們開分店的月租。”

“那,這競標是怎麼個競法呢?”

“這裡的每個園子都有楚某預估好的價格,到時候誰競得了,就先將銀子押在戶部。到時候憑買東西的條子過去支取,多的退回,少的填補。張虎,將紙發給各位老爺,大家可以看看,上面有每個園子所需底價,競標為價高者得,還請各位想好了再出聲。”

商人們一人拿著那張紙面面相覷,看來是這麼個有備而來啊!不過,他們既然已經被這楚司業所畫的大餅吸引了,就免不了要搏一把了。橫豎這是朝廷要辦的事,總不會讓他們血本無虧就是了!

“楚司業,李某要競這個園子……”

“黃某要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