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小節 登峰造極(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卡內基音樂廳位於紐約第57街,迄今已有140年的歷史。用羅馬式的小磚混合棕色砂石砌成的外觀,整體呈棕色,在細微處裝飾了套圖和棕色砂石的雕塑。簡約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樣的建築風格,無論在其建造的年代,比比皆是的巴洛克風格建築當中,還是當世林立的高樓大廈中,都閃爍著寧靜而威嚴的光芒。

建成伊始完全沒有用到任何金屬構架,而是一以貫之的全磚石結構。直到20世紀初,由於要在演出廳新增一些樓梯,才增加了一些金屬構件。在風格用料上近乎固執的追求,在那個鍍金的年代裡,猶能窺見設計者的堅持,和愛樂人對音樂的執著。

音樂廳的主體建築包括三個廳,主廳是以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命名的禮堂。艾薩克.斯特恩曾今這樣形容過這座建築:“這個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樂器。它能感受到你的一舉一動,並將其昇華。”卡內基大廳的音質,沒有比這更加言簡意賅的形容。

主廳頂棚極高,觀眾到頂層觀眾席臺需經過105級臺階(當然也可乘座電梯)。自建成以來,幾乎所有最偉大的古典音樂家都曾在這裡表演過,旁邊的休息室裝飾著他們的簽名和畫像,兼具博物館的紀念和科普功能。能夠在這裡演出,無疑標誌著從此進入世界一流音樂家的行列,或收穫了古典與流行音樂樂壇的至高的成功和殊榮。登上卡內基與音樂家而言,無異於加冕之地,無冠之冠。難怪百年來眾多音樂家為其趨之若鶩。

自建成以來,佔據卡內基大廳最多演出檔期的,莫過於紐約當地,也是世界三大管弦樂團之一的,紐約愛樂樂團。這支和卡內基有著不解之緣的樂團,今夜不僅將在此續寫傳奇,並將迎來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小提琴家(※1)。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演奏廳外偌大的顯示屏上赫然顯示著如下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29年6月30日(週六)21:30~22:30

演出曲目:小調第二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帕蒂塔 BWV 1001第四樂章(※2)

巴伯:小提琴協奏曲,作品14號(※3)

管弦樂隊:紐約愛樂樂團

指揮:裡卡爾多·穆蒂

首席小提琴:康樂樂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