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救市之作(2/5)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耿浩回到故鄉》,對外公佈成本:6400萬。

其中,呂瀟然個人片酬:500萬+20%的利潤分成,黃博和葛尤籤的也是保底片酬+個人票房分成;

叢珊、王洛旦、張曉菲的片酬加一塊沒到一千萬…

賺錢什麼的自不必說,關鍵這份演員合約‘被洩露’到了圍脖上,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倒不是說嫌給的少,而是保底片酬+分成的模式讓不少人討論起來。

還是跟背景有關係——呂瀟然的電影一直都是保底片酬+票房分成。

但以前,沒有這麼多高片酬現象…

呂瀟然不怎麼太關注這些——一般來說,高片酬現象集中在電視劇領域。

影片網站和電視臺的購片模式:他們很多時候根本不重視影視專案的劇本、製作和定位,只關注明星陣容,如果有某當紅明星參與的劇目,就提高購劇價格,這樣一來,片酬自然被提高…

但是橙子做的劇,基本上都是以內容吸引明星加盟,要麼是純新人結構…

你想想,《北平無戰事》,七大視帝陣容,嚴肅正劇,說投就投了!

而且最高片酬也不過1500萬…

說白了,大家看不慣很多德不配位的人拿著高片酬!

每個行業都應該有高薪酬的人,前提是專業技能配得上。

如果有那份能力自然可以拿,但有的演技不行歌技掉線的就不理解了…

“好萊塢都是這樣的,你有票房號召力,那就籤分成合約!”

“真沒想到,呂瀟然的基本片酬居然是500萬…太少了吧!”

……

院線很願意看到《耿浩回到故鄉》大賣,第二天給了56%的排片,第三天又將排片提高到了58%…

按照場次來算,一天排了15萬場!

第二天,拿下2.4億票房;第三天,票房2.2億,首週末加上提前點映的2.5億,拿下9.2億票房成績…

沒能超過《美人魚》…

但是,口碑很好,第一個工作日,單日票房跌幅僅20%,1.76億…

在《耿浩回到故鄉》的刺激下,五月的大盤總算重新回到了應該有的位置——連續四天,大盤全都在兩億以上!

什麼叫救市之作——就是所有電影,不管好壞,觀眾就是不願意買帳,觀眾對電影產生厭惡了!

然後你的電影上映了,立刻引發了市場追捧!

《耿浩回到故鄉》上映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大盤都在6000萬上下,也就《美隊3》、《不二情書》上映那陣子,大盤破了兩億…

整個四月,比起去年同期,大盤少了十億,五月,前二十天,少了八億…

一年前,《復聯2》、《哆啦A夢》、《侏羅紀世界》三部電影直接將內地影視炒到了40億…

今年,只有一部《美隊3》,分量顯然不夠!

即便加上後來逆襲而上的《百鳥朝鳳》,也遠遠沒有起到拉動大盤的作用——《百鳥朝鳳》的總票房剛剛過億,對一部文藝片來說,稱得上票房奇蹟,但對整個市場來說,沒什麼意義…

市場需要的是那種拉動大盤的作品!

《耿浩回到故鄉》上映後,首日大盤2.8億,次日3.2億,第三天,2.8億…

大盤火熱,帶動了觀眾的觀影熱情,《不二情書》居然連續三天票房報收超過400萬…

要知道這電影已經上映22天了,而且被很多人抨擊為平庸的續作…

這就叫救市之作!

……

宣傳還在繼續…

宜將剩勇追窮寇嘛!

畢竟後面的大敵來勢洶洶——六月一號,《X戰警-天啟》上映,六月七號,《魔獸》開畫…

避無可避!

武漢大學禮堂,照例談論了一番電影方面的東西,到了提問環節:

“導演,你怎麼看高片酬現象?”

“…首先高片酬很正常,因為全世界都是這樣,好的演員,有號召力的演員能拿高片酬…超高片酬才是不正常的!”

“什麼叫超高片酬?”

“就是超出製作費用的比例…一般來講,電影製作費用比例,如果是商業片,不怎麼指望演員,那就是2:8或者1:9,像《耿浩回到故鄉》這種,就是4:6,因為喜劇、劇情類電影真的很依賴演員發揮,而且沒什麼特效投入,《宿醉》系列的演員酬勞佔到了製作經費的40%…”

“我們拍戲算片酬,先要算整個製作費裡所佔的比例。不能超過40%,那怎麼辦?前頭製作的費用不能拿,不然拿什麼拍戲?讓能帶來票房的演員拿後面的,也就是票房分紅,票房越高,演員賺的越多!”

“那…為什麼不推行呢?”

“很難啊,你看,我們的電影周邊開發比較難,票房收入佔比接近78%,在好萊塢一部成功的電影就靠周邊和影碟賺錢,一部電影能把製作發行費用賺回來就非常成功了…我們不行,我們每年能回本的電影不到100部,其它的都是虧損的,演員要是簽了分成,那制作方和演員都有可能一毛錢賺不到!”

“我覺得現在的碎片化閱讀時代,導致很多人只看片面,以偏概全,再加上很多自媒體既不瞭解行業情況,也不願意瞭解,哪怕是最基本的資料,唾手可得的,隨便搜尋都可以找到的資料,每一天都公開的資料都不願意引用,只願意情緒化的傳達某些道聽途說,使整個行業目前形象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其實我們還是有一大批認真拍戲的演員!”

“最簡單的例子,大部分演員,他們來拍我的戲,根本不要片酬。”

“他們就是想演好戲!”

……

老呂自己就是小鮮肉成長起來的,也是第一個給國內演員高片酬的製片人——《夜店》給了徐爭30萬的片酬…

而且,他也沒覺得高片酬是個普遍現象…

所以,幫著辯解了幾句。

現在這麼說,很快就要被打臉了…

幾天後,於冬打電話抱怨說《紅海行動》選角,八個演員,除了定下的男主角張譯二話不說答應了,其它七個,要麼開價賊高,要麼乾脆不願意參加半年集訓…

半年集訓…

還踏馬去非洲?

老子走個穴,參加個綜藝節目,一個月賺好幾百萬,去非洲?

去你大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油炸大金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