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被迫提前的法國戰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意大利人在搞什麼,他們怎麼能丟掉自己在地中海的優勢。”

在柏林的元首府,希特勒正在發洩著對義大利的不滿。

在他面前是身為德國情報頭子的卡納里斯與海德裡希,而在一旁還有戈林、赫斯、希姆萊等**黨高層,另外軍方負責人布勞希奇、凱特爾等人也在一旁。

“現在這搞得我們很被動。”

一旁的戈林也趁機插了一句嘴,不過在他的說完後,忍不住望了一下陸軍的軍官們。

這次德國軍政高官齊聚,當然不只是義大利海戰失利的訊息。因為卡納里斯與海德裡希帶來了法國下達命令,將部分非洲部隊抽到回本土。這對德國接下來的作戰產生的巨大的影響,所以希特勒特意將他們召集而來,商議對法作戰的方案。

其實對法作戰方案早已擬定好了,就是歷史上的由曼施坦因意見所擬定將裝甲部隊由阿登森林穿過的揮鐮行動。

該計劃雖然遭到陸軍部布勞希奇等人的反對(認為太冒險了),但是誰讓希特勒與裝甲部隊指揮官古德裡安等人喜歡,最終在希特勒的強壓下,這份計劃還是被批准了。

當然這份計劃得到批准,也有部分運氣的原因。原本制定的對法作戰計劃叫黃色方案,該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進攻法國的施裡芬計劃相似,即把德軍主力放在右翼,透過比利時去進攻法國。

只不過在1月,一名攜帶黃色方案的德國空軍軍官因座機迷航在比利時迫降,由於無法把這一重要文件全部燒燬,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手中。而面對洩露的危險,德國不得不推翻黃色計劃,啟用曼因斯坦的方案。

不過現在隨著法國有將部分兵力調回本土趨勢,這讓希特勒等人有些著急了。所以這次明面上是在呵斥義大利輸了海戰,實際上是在向軍隊施壓試圖提前展開軍事行動。

所以對於戈林的話,自然有人接過。

“戈林說的沒錯,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法國在邊境繼續增加兵力,這對我們接下來的作戰非常不利。”

這次是希特勒在開口,不過面對希特勒明顯施壓的話,身為陸軍總司令的布勞希奇感到有些為難。這位目前陸軍總司令在政治上建樹不多,更多是以軍事能力著稱。

而面對元首明顯的施壓,他想了想後說道。“目前法國增加邊境兵力事情,其實並不算什麼。其從非洲調集的兵力基本都是來自殖民地,其裝備和士氣上根本就沒辦法同本土軍隊有可比性。”

“可是那也是十多萬的軍隊,他們的武器同樣能夠對士兵們造成傷害。”

很明顯,儘管布勞希奇上將想要將法國新調回本土的軍隊說的無足輕重,但是依然有人持反對態度,而這個開口的人就是他身邊的凱特爾上將。

面對身邊威廉·凱特爾的反對,布勞希奇並不意外。這位可是希特勒在陸軍中的代言人,一直以來都是堅決服從元首命令而著稱。

只不過現在著局勢,讓他感到一絲不妙。

果然隨著凱特爾上將的話音落下,赫斯立刻接過話頭。“參謀長閣下說的沒錯,我們不能對此無動於衷,這將是對前線士兵們的犯罪。”

隨著赫斯說完後,其他**高層立刻也加入其中,這讓議會幾乎要變成布勞希奇的批判大會。

幾乎被逼到牆角的布勞希奇,立刻反駁起來。“可是這也不能因此更改作戰時間吧,要知道更改計劃時間會對此造成嚴重的後果,沒有人願意看到將其變遭這一點吧。”

“但是計劃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修改啊,目前已經出現意外情況,到了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候了。”

同樣屬於軍方的凱特爾,試圖用軍事上的觀點,反擊布勞希奇的話。

“可是,目前法軍的增員還達不到讓我們將計劃提前的地步。”

既然凱特爾試圖用軍事觀點壓制自己,那麼布勞希奇也是毫不客氣的反擊。雖然布勞希奇不認為自己軍事上能做到軍隊中最好,但是就憑凱特爾,別想讓自己屈服。兩人共事這麼長時間,對方有幾斤幾兩他還是知道的。

“但是我們不能等到那個時候才來決定,我們需要未雨綢繆。”

“參謀長閣下,要更改作戰計劃的時間,你知道需要冒多大風險麼?目前軍隊各項準備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這可不是一句提前就能解決的。軍事上的問題,需要軍事上來解決。”

雖然布勞希奇沒有明說,但是他最後一句話說給誰聽,在場的人都知道。

不過目前布勞希奇的反應,都在預料之中,只見戈林這時候插了一句嘴。“雖然看起來目前法國從非洲調集的軍隊不算太多,但是我們不能就這樣等待下去。而且目前我們的盟友進展非常不錯,我們不能等待太久。”

好吧,戈林又從軍事角度拉回到政治上來。

而面對政治上的話題,布勞希奇就沒辦法和這一屋子的人比了,迅速處於絕對劣勢。不過哪怕處於絕對劣勢,布勞希奇依然咬死不鬆口,不同意提前發動對法國的進攻。

其實在場所有人都內心清楚,關於計劃提前這個問題,也是和希特勒想要掌握軍隊有很大關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所周知,希特勒上臺是在陸軍預設的情況下。不過陸軍一直以來都是容克所掌握,而他們與德國工人黨之間更多和合作關係。他們的理念也是為德國服務。

之前希特勒解散衝鋒隊,槍殺羅姆都是為了讓軍隊認同自己。

只不過自從希特勒當上元首之後,對軍隊的滲透一直都沒有停下來。他想讓軍隊為政黨服務。而軍中的容克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兩則之間的明爭暗鬥也貫穿到現在。

不過軍隊現在有一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自從興登堡去世後,軍隊就沒有一個領頭人。所以軍隊在這交鋒中,都處於劣勢。

當然希特勒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自然知道想要達成所願,那麼就需要緩緩圖之。所以只要找到機會,他就會施加影響力。

這次義大利海戰失利,他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當然之前他也找過幾個將軍瞭解過,提前執行計劃對軍隊影響沒有布勞希奇所說的那麼大,所以這次才在議會中發難。

而對此沒有準備的布勞希奇,只能陷入孤立狀態。

最終,沒有孤立無援的布勞希奇,在希特勒的壓力下將發起攻擊的時間,還是推前了一點,從五月初,提前到4月末。、

雖然看起來提前的不多,但是卻完美的展現了目前軍隊與希特勒的關係。

而義大利海戰的影響,當然不止德國一家,在羅馬尼亞同樣進行著一場討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