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七十章,天殺好個初春,她有一劍秋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待在劍山修行一年有餘,除去最開始和大師姐李香蓮互相養劍談心外,然後就跟著花八九參悟‘御劍之道’,瞭解何為劍氣、劍意、劍心、劍爐、本命飛劍後便依照青山老前輩所說進洞天福地降妖除魔,花八九有心想讓少年修為猛增,可也不託大,便分了一座小福地讓兩人修煉,大抵只有一頭一千五百年青鸞鳥,小丫頭則是站在靜珠頂看著福地中兩人,以防萬一,她臉上看不出神情,不喜不悲,靜得可怕。

李當歸只能在福地外邊徘徊殺一些道行淺薄的小山妖,若是遇到五百年以上有神通的妖精,那便要提高警惕,渾身解數下才得以脫身,然後和大師姐一起學習《春秋劍經》中玄妙劍法,少年關心某位白袍女子感受,所以沒有把後半部劍術神通拿出來,甚至便是這麼一些招式精妙的劍招他也千叮嚀萬囑咐,對此李香蓮只是輕輕笑了笑,示意理解少年心事,昔日有六耳獼猴偷聽大道,道祖輕斥‘三千道法不傳六耳’,後來漸漸延升為‘道不經三人’。

花八九破天荒一臉鄙夷,小小一卷劍經也能當寶貝,那她腦海中七八萬卷書豈不是可以另立道統,不過看得出來那捲劍經極為不凡,但是她就是不想承認,便去向李當歸養劍,還別說,在被李香蓮魔鬼鍛鍊後的清白少年靠著純劍術勉強可以壓制少女一籌,只是有時候騎著飛劍的小丫頭脾氣暴躁,輕哼一聲,一劍飛來,少年瞬間落敗。只不過這種御劍神通,只能在李當歸這個第二境修士身前炫耀,若是換了旁人,謝雨第一個不服。

青山老劍仙宣講三次劍心大道,少年聽了兩次,裨益不淺,原來只是江南煙雨朦朧感覺,後來殺了幾次山精鬼怪便漸漸明白,覺得老前輩那句劍心如同人心一樣的言語極其在理。關於劍冢,李當歸雖然被老劍劍親自許諾,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清楚這種修為即便進劍冢也拿不到好劍,又不想浪費這次機會,所以就遲遲沒去,想著邁進第三境界後,學了一招神通劍術去試試。

山河中少有隋行之那種二十一歲便身負三分之二的修士萬年修為,李當歸吸食玉髓五個月只是天府產生了變化,本身境界還是原地踏步,況且自家大師姐三千年修煉四個境界,讓李當歸重新認識人間並不是誰都屬於奇才,世間也沒有那麼多天才。

浮游劍宮劍侍更替,這一次身為金蓮座山主的柳如是重新坐在劍子位置上,然後傳來青山老前輩和李春秋鬥劍,三天三夜不分勝負,最後兩人紛紛閉關修行,流言說那位老劍仙似乎感悟到了機緣,有望一舉衝破自知境,掌教真人則是極有可能恢復往昔修為,那種能北進妖庭斬殺妖聖驚世駭俗足以讓東勝神洲格局翻一圈。

剩下的光景極為平淡,每天就對著福地中大小妖精。

“小師弟。”

李香蓮單手拎著瓊樓斬殺的一頭黃龍,滿頭汗珠,一臉笑容,殺這頭百年小黃龍,感覺真不好。

喜歡坐下峭壁邊緣的李當歸趕緊跑過去,接過李香蓮拖著地上走的黃龍,笑道:“大師姐,八九姑娘沒有意見吧?”

李香蓮無力搖頭,殺這麼一頭龍,她已經快精疲力盡了。

少年接手黃龍,孽畜皮糙肉奈何不得,於是就向大師姐暫時借用‘瓊樓’,晚起袖子嫻熟開始解剖七百年黃龍,抓出一顆黃色珠子,黃龍是蛟蛇九轉化天龍第四次晉升,吞雲吐霧,呼風喚雨,嘴裡含著雷霆,頃刻之間便能將人化為齏粉。

洞天福地原本就是仙家道場,靈氣極盛,山中哪怕一株燈籠草也不同於世俗,其中青鸞鳥與北方妖土存在天壤之別,以福地中黃龍為食,一隻千年老龍便有一顆龍珠,食之可減三百年苦修,那也就意味著能夠提前化形,天地之間,但凡妖物都走不出‘草木千年有靈,山精三千年化形,人七千年得道’,意思便是說世俗花草在洞天福地中養一千年則會誕生靈智,那時候就能稱之為‘山精野怪’,再修三千年化形為

‘人’,修七千年踏進修士大道,最後一句也說世俗凡人若是沒有資質,如果肯苦修七千年便能得天地眷顧。

但是哪個凡人能活七千年!

青鸞鳥獵殺黃龍,黃龍一樣可以獵殺青鸞鳥,李香蓮殺的那只黃龍雖然沒有一千年,但是卻有龍珠,色澤雖然不太好,可怎麼也是人家七八百年凝聚的天地精華,即便自己不服用,拿去浮游劍宮換一點資源也行,於是,李香蓮這個觀音山弟子一時間就發揚她們‘不務正業’的手段,那頭黃龍除了皮之外,其餘都被她刮個乾淨。

看得李當歸背後一涼。

看著手中龍珠,李當歸還沒有那麼傻,不過李香蓮則是讓少年吞下去,雖然不解,可他還是一口服下,一團火熱瞬間卷起來,感覺奇經八脈燒了起來,五臟六腑似乎被烤熟,李香蓮伸出手中輕輕拍到李當歸神庭上,一股春風暖流溫和著龍珠火熱,三天三夜便把一顆七百年龍珠吸收的乾乾淨淨,讓她大為吃驚。

李當歸看著大師姐,低頭看了看自己,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疑惑道:“師姐,你看什麼呢?”

李香蓮心中好奇,不過觀音山門規在心中,她也就沒有去刻意檢視這個小師弟屬於哪種體質,搪塞道:“師傅說蓮池大會要開始了。”

李當歸輕輕哦了一聲,前車之鑑,後車之師,上一次顏姑娘便說萬仙大會馬上開始了,誰曾想她的馬上還有一年多,所以這一次少年並不急,而且他很清楚依照自己這種修為光是急並沒有用。

二十四蓮花池,二十四峰首席弟子,他忽然體會到了顏姑娘發誓要在萬仙大會上一枝獨秀,然後替北唐開萬世太平的心情。

李當歸拿著黃龍脊樑骨,猶豫要不要也用它鑄造一把飛劍,靈機一動道:“師姐,我可不可以用它打鍛造一把劍?”

李香蓮笑了笑,拆穿少年心思,“紅仙姑那太乙一氣十二飛劍由十二尊準八境妖聖脊樑骨鑄造,北俱蘆洲妖庭那邊有句小調流傳很廣,‘萬年妖皇,億年聖’,人家那邊看管妖庭的護衛都是七千年大妖。”

李當歸尷尬一笑,心中震驚妖土,與此同時對於北上妖土殺妖的劍仙們很欽佩,尤其是那孤身一人殺穿妖土的劍士。

晌午過後,李當歸開始燉肉,那是他偶然瞧見紅仙姑門中弟子突發的奇想,以黃龍肉為食,結果不出所料,妖精血肉精華根本不是花草樹木能夠媲美的,但是光這麼燉肉,那味道實在難以下嚥,於是去採了草藥,幸虧長安城替顏寶釵煎藥那會兒他認識不少花草,否則還真不是個事兒。

一個時辰後,龍肉便出鍋了,李當歸拿起兩截樹丫做的簡單筷子,夾起來吃了一塊,隔了大概一炷香時間,沒有發現身體不適,笑道:“師姐,可以吃了。”

李香蓮已經辟穀,可龍肉不是五穀雜糧,拿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十里飄香,雖然有些小妖精雀雀欲試,可看見那斬殺黃龍的罪魁禍首,心裡就打退堂鼓。

騎著劍的少女也加入佇列之中,但是很快就被李當歸廚藝折服。

因為,實在是太差了,全靠龍肉精髓撐著。

對此少年解釋為早年間生死流亡,有一口吃的,哪怕便是被人踩了一腳還是要咽下去,怎麼管它好不好吃。

這句話極為在理。

傍晚,似乎站著就能修行的小師叔祖一道金光落在福地中,身後‘浩氣’飄浮,少女左一步,它便左一晃,少女往右,它也往右,後來被謝雨一巴掌拍到地上,發出一聲劍鳴,好像孩提哭泣,最後她黑著一張臉,“再鬧把你掰斷。”

然後,眾目睽睽之下,那把劍果真安靜下來。

李當歸瞠目結舌。

少年輕斥一聲,“該當何罪?”

李當歸搖了搖頭醒神,一臉頭被門夾了的茫然,“啥罪?”

不等一身青袍配青色短劍,站在青

山綠水之中的謝雨說話,花八九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兒,“謝雨,你擅闖我靜珠洞天,那該當何罪?”

輩分奇高的少女踮起腳尖看著只剩一鍋湯,臉更加黑,袖子中蠕動起來,片刻後探出一個小腦袋,果然是那只現身似白象的花狐貂,對著李當歸道:“你跟我去浮游劍宮領罰。”

李當歸還是沒明白吃塊肉怎麼就觸犯了門規,數萬門規他牢記在心,迅速翻查,然後問道:“師叔祖,恕我愚昧,浮游劍宮數萬門規,我實在不知道觸犯了那一條,倒是師叔祖身為峰主,擅闖他人領地,應當進劍冢被‘萬氣拍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實話,他對於這個小謝師叔祖沒有什麼好感。

李香蓮忍住笑意,果然不出師傅所料,這小師弟待了一年,那性子就產生翻天覆地的變。

少女冷哼一聲,那花狐貂已經伸出半個身子,那把被打的飛劍似乎也想表現一番,忽然一震,一道劍氣盪開。

只是不等她開口,花八九這位向來看不慣觀音山弟子的少女主動與李香蓮持劍而立,李當歸提起油紙傘,他們三人任何一個人都會被碾壓,所以只有聯手。

“成何體統?”

一聲怒斥宛如驚雷落地,一位風流倜儻的年輕男子猶如霞光降臨,錦衣玉帶,腰間帶刀不配劍,李當歸一眼便看出來,這位赫然就是登山當天持一塊令牌進山頂的那位年輕男子。

年輕男子平淡如水看著四人,右手按著腰間寶刀,“浮游劍宮門規第七卷十一條,二十四峰山主不得擅闖它人道場,同門師兄弟不得無緣持劍相立。”

小師叔祖謝雨皺著眉頭看了他一眼,是個什麼東西?三人像人,七分像狗,手拿住劍柄,一劍甩出。

年輕人紋絲不動,森然劍氣拍到他身上,紫光一閃便化作虛無,“在下劍冢蘇木,現任浮游劍宮執法長老,還請師叔祖不要為難在下,請跟我們走一趟。”

花八九坐在劍上,抱著胸看戲。

李香蓮沒有任何動作,執法長老修為雖然不高,可穿著特質紫衣,屬於防身利器。

李當歸也沒有插手的意思,當天魁梧男子大山講得一清二楚,‘無規矩不成方圓’。

醍醐灌頂得來一身修為的謝雨手中劍一翻,冷笑道:“李春秋也真是什麼垃圾都要,那你知不知道門規最後一條,念給我聽。”

年輕人皺著眉頭,數萬門規,誰背得這麼清楚,他們記住三分之二便能當上長老。

李當歸想了一下,扯了扯嘴角有些無語,悠悠說道:“謝師叔祖屬於特例。”

言語一落,靈犀一動,那柄產生靈智的短劍浩氣‘虎軀一震’,迫不及待衝出去。

劍光一閃,那紫光之下,二尺短劍除卻劍柄悉數刺進年輕人胸膛,少女氣消了,但是那花狐貂好似不太滿意有人訓斥自己主子,飛出袖子,一口吞掉那人。

謝雨拍了拍手,唾棄道:“狗東西。”

花八九嘖嘖稱奇。

謝雨轉身看了李當歸一眼,被一隻狗攪興,她捻起法訣金光縱地而走。

李香蓮生怕這位師叔祖去而復返,然後又賞賜自己一劍,降低嗓音道:“小師弟,了塵山現如今青山前輩修為最高,掌教真人第二,劍首吳引之第三,太乙一氣十二劍陣下紅仙姑與吳引之不分上下,劍子柳如是第四,謝師叔祖第五,不過她有一招秘術,名為秋寒,相傳為劍宗秘術,謝青遊歷妖土的時候一位背劍山劍士相傳,秋寒之下的小謝師叔祖,準七境之下無敵,若是修為稍微高一點,那威懾力自然也更大。”

李當歸不知何時已經把湯喝乾淨,不太相信,“醍醐灌頂真能把萬年道行悉數送給另外一人?”

李香蓮早有準備,解釋道:“這一招如同其名,秋意涼身,寒氣噬骨,與頂級秘術《劍解》一樣,若非萬不得已,應該不會隨意施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