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三章,有一種風雅趁年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山河儒生,去留得意,驟雨疾風,來去皆快。

清晨,與顏寶釵相處的時間稍微長了一些也就不難發現這個如同《神女賦》中一般的姑娘其實心地很好,也就數日的光陰,來自仙山瓊閣的白袍女子讓李當歸覺得就像是學塾那位坊間流傳的得意弟子一樣,談吐優雅,緩急有序,不像浥輕塵一樣前來捉妖的目的也讓少年長長舒了一口氣,如果顏姑娘真像那個年輕劍士一樣懷以斬妖除魔的心,他還真有些擔心妖精會不會狗急跳牆。

近些日子裡李當歸來往酒樓之間,今年暮秋,長安城雨霧不斷,如同說書先生嘴中的故事那樣一場接一場,來自背劍山的年輕劍士每日都留在酒樓,他似乎忘記了捉妖大事,李當歸每次看見也都會笑著打聲招呼,偶爾會坐下來交談,不過大多時候都是李當歸聽得多、說的少,其中有些言語少年委實不知道如何接話,就閉口不言,他私底下去問過十二歲,少女說浥輕塵就住在二樓雅間,像個待字閨中的女兒一般,整天大門不邁、二門不出,顯而易見,對於斬妖除魔這種事情,這個劍仙並不著急。對此,李當歸只是隨口一問,他忙活完之後就會替顏姑娘買藥,然後帶一些點心回去,他之前還有一些擔心像顏姑娘這類神仙修士可能不太喜歡世俗點心,可她看見並沒有舉動,也會拿起點心品嚐,少年看著,不知為何,臉上就會滿臉笑容,原來世間並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隨著來往藥鋪的時間長了,李當歸因而認識很多藥草,照著郎中所說的辦法煎藥,這樣穿針引線的細膩活,像顏寶釵這種神仙修士根本不會,對於顏寶釵沒有受傷生病卻買藥這一舉動,李當歸十分疑惑,每次想要開口詢問,但是一見到她那副低沉如水的臉就硬生生把到了嘴邊的話憋回肚子裡。

此刻,李當歸安靜的坐在爐子旁邊,拿起扇子輕搖,有些獨特的藥香飄蕩於巷子裡,顏寶釵坐在庭院內,微微閉著雙眼養神,時不時會向少年說著有關長安城的趣事。

李當歸還是照舊豎起耳朵認真聽,一絲不苟,少年第一次也來到長安城,對於這座天下間頭等大城的風土人情,他搭不上話。

按照顏姑娘所說,天都長安如何繁華,北唐皇朝何其鼎盛,大隋那會長安城的繁盛就已經是天下少有,講了一大堆有關長安的好,然後轉身看著李當歸,滿眼含笑。

李當歸心領神會,也向她說著自己以前的事情,爹孃經商一輩子,那會聽爹閒暇之餘談起說他自己早年間也曾當過江湖遊俠,與孃親相識是在蜀都,那個時候東蜀皇朝民不聊生,內憂外患,孃親出自東蜀世閥豪族,只是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與家族鬧翻,一氣之下就隨著爹離家出走,後來他們就開始經商,自己出生的時候生意初具規模,不過世事無常,短短幾年時間,蜀中就爆發政變,也就是那會,天下遍地都是烽火狼煙。

然後就是一大堆的陳年舊事,如今朝花夕拾,十四歲的少年心裡有著別樣滋味,那些往事才下眉頭,便有些莫名的情懷湧上心頭。

蒼穹之下,長安城內,少年孜孜不倦的向白袍女子講述著自己與爹孃如何離開蜀中,沿途流民數不勝數,如何施粥,賣糧。

顏寶釵看著李當歸如同打翻調味瓶一樣五味雜陳的臉色,她就很想知道少年心中蘊藏的那段故事。

她小心翼翼的開口,李當歸會把事情講的很細,關於爹孃的事情少年記得很牢,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他抬起頭看著聽的認真的顏寶釵,有些事情猶豫不決,話到了嘴邊,最後不得不咽回去。

他覺得那些事情不太靠譜,爹孃走得很早,關於那之前的事情所知寥寥無幾,不過李當歸的記憶裡爹孃都是頂天立地的人。

顏寶釵輕輕把玩腰間兩塊玉佩,雙眼凝視著少年胸中淨湖,默不作聲,看著稚氣未脫的小小人兒愁眉、苦臉、欣喜、失落,她就微微起身,漸漸把話題岔開,“那個來自背劍山的年輕劍士既然已經開口,你為何不答應?你爹孃要是看見你這樣,九泉之下也難以瞑目,它日去到了九幽遇見他們有什麼臉面?如果真有些心事,不妨看開一點,要知道山河大道不如意者十常八九。”

李當歸沒有抬頭去看庭院中那個年齡大了自己六歲,心中有著‘要參加萬仙道會替北唐皇朝驗明正身,為天下萬民立萬世太平’的豪情壯志姑娘,只是慢慢起身,把藥端過去,看著她一飲而盡後,轉身朝著長安城那座排名第一的酒樓而去。

顏寶釵緊隨其後,欣賞著天都長安獨特的風景,有別樣的人兒,八斗風流。

少女胸中提起一口氣,就如江南那個黃袍道士曾經說過那樣‘胸有一口氣,足以慰風塵’,深呼一口氣穿街走巷來到酒樓前,此時酒樓金字招牌底下站著一位華服少年,身段修長,非富即貴,少年身後老嫗雙手如同枯骨,整個人骨瘦如柴,兩人如同石雕一動不動,李當歸有些不解,兩人身份不會太低,按理來說應該有人前來招呼才對,不過想起跑堂小廝是十二歲後就恍然大悟。

李當歸轉身朝著少年走去,走到華服少年身前的時候,瞥了一眼,當目光移向酒樓內的一瞬間,老嫗的目光恰好移向李當歸,那一刻,兩人四目相對,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霸道氣勢宛如山嶽向少年身上壓來,猶如泰山頃刻崩塌,李當歸雙腿微微彎曲,肩膀上似抗了千斤重物,身子下沉,寸步難移,胸中運氣的一口氣如同決堤江河脫口而出,身子莫名一顫,險些摔倒。

不知為何,腰間有些異樣。

原來顏寶釵不知何時抬手用拇指抵住少年腰間,笑意如常,目光短暫停留於兩人身上後,把手搭在李當歸肩膀,用春風吹拂一般的溫柔勁力以拽的姿勢將小庭院的清白少年帶進酒樓,與此同時,華服少年也領著老嫗踏進酒樓,四人擦肩而過。

李當歸低著頭,氣喘如牛,心神具顫。

白衣女子仰起臉,滿臉微笑,心中波瀾不驚。

桃子塢內,李當歸略微有些詫異,那邊掌櫃的正埋著頭大有些眼不見心不煩的意思,抬起頭就看見跑堂的小丫頭雙手叉腰,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站在二樓俯望樓下,資深酒客們慢慢往兩側退,文人雅士們翹首以盼這位長安

街內吵架第一、打架第二的小丫頭會說出什麼話來。

按照以往來說,這個時辰酒樓應當是賓客滿堂,可如今只有六七桌客人,而且大多都是鎮子上的資深酒客,樓下有一桌被眾星捧月一般桌子,一桌四人,其中兩人正是門口讓清白少年如山在肩的華服少年,眉間帶笑,那老嫗雙手束袖,像一尊石像挺立身後。另外兩人一老一少,氣質超塵,顯然是主子,老人臉色和睦,他正眯著眼睛打量著兩位身上氣勢截然不同的少年。

他們似乎認識,不過關係並不好,如狗見羊。

老人的視線在兩人身上一掃而過,但是走到顏寶釵身上稍有停滯,臉色浮現出笑意,短暫時間過後笑容濃郁。

資深酒客們有“三毒”,嘴毒,眼毒,手毒,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其中貓膩,如同品酒,輕輕抿一口就能知道出來自何處、釀了多久,他們端起酒杯,各自退居一旁,靜候好戲,自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當歸也後退兩步,生怕有池魚之殃,然後看著守著樓梯口叉腰的少女,輕手輕腳的走上去輕輕喊了一聲“丫頭”。

嘴巴刻薄的十二歲也沒有理睬少年,自顧自的俯看樓底下針鋒相對的幾人,沒有什麼顧忌,大聲喊道:“一群孬種,打又不打,走又不走,什麼意思?還有,看你姑奶奶幹嘛?要看回家看你娘去。”

李當歸扯了扯嘴角,這丫頭倒真沒個輕重緩急,聽起酒客們說過,她叫十二歲,屬於當年西楚亡國那會來到長安城的流民之一,只不過小姑娘的運氣很好,福緣深厚,她是隨著一位江南一位高升的官老爺一起來的長安城 ,還是坐著馬車,當時小丫頭看起來只有十二歲,蜀楚大戰波及沿途州郡,長安又經玄武初變,北唐皇朝也正是百廢俱興需要有人大刀闊斧的賢才,像十二歲這種人,只要有推薦信,那就不屬於流民,小丫頭沒有,幸好那位大官替她打通了關係,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就把她送到桃子塢當個跑堂小二,酒樓掌櫃會讀書寫字,但是和李當歸一樣會的不多,看著她當時只有十二歲的模樣,生意人圖個方便就取了這個名字。

十二歲吃住都留在桃子塢,之所以十二歲與李當歸關係不錯,源自於清白少年‘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性子,以及“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那種感覺,她是長安街出了名的嘴巴惡毒,打架狠,附近少有能與她媲美的人物。

十二歲瞥了眼隨著李當歸一起進來的白袍女子,眉頭緊蹙,一雙桃花眼略帶疑惑,泡了一壺茶,湊過去。

李當歸調轉視線,抬頭望著十二歲,低聲問道:“你知不知道他們怎麼回事?”

十二歲站在一旁,眼神鄙夷,輕聲道:“不清楚,總之一進來就針尖對麥芒,就像狗見羊一樣,那會兒我正忙也沒聽見他們嘮叨什麼,去樓上送了一壺茶,來到樓梯口就看見這般光景,我站這麼高看了一會,幾人一見面就這樣了。”

李當歸坐在凳子上,雙手握住茶杯,靜待下文。

十二歲猶豫片刻,微微起身,拿起茶壺給李當歸倒了一杯茶,瞥了眼一旁從頭到尾一言不發的白袍女子,也給她倒了一杯,然後坐回原位,冷笑道:“打又不打,走又不走,真是個狗東西,沒有一點脾氣,”

李當歸眉頭微皺,覺得始末與十二歲說的不大一樣,就沒有附和小丫頭的說法。

雙眼盯著李當歸保持著單手託著腮像是欣賞山河極美的風景的十二歲低眉冷聲道:“你當真不明白?那些傢伙可不是普通的天潢貴胄,說不定就是來自哪座仙山上住的神仙,你以為每個神仙都是超脫凡塵?神仙也有小心思,就跟人一樣,還記得我給你說的那個故事吧?陰間的黑白無常,白無常頭頂著一見生財的帽子,如果遇見她一個人,拿石頭丟她,她就會用金子丟回來,那群人就恨不得把她活活砸死,它們就是一個道理………”

李當歸實在是不想聽她唸叨,輕輕側頭瞥了眼仍舊大眼瞪小眼的四人,既是神仙,便能端坐一方耳聽千里,他有些擔憂這姑娘會禍從口出,故而打斷她的話語,“人之初,性本善,他們其實不壞。”

十二歲瞬間惱羞成怒道:“你不識好人心,你多大,吃了多少年的飯,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李當歸想了想,看著十二歲眼神清澈,就先前與老嫗擦肩而過的時候,他明顯感受到身上就像揹著一座山峰,要是真是像那種傳說中心狠手辣的人,他們興許沒機會走進酒樓。

少年爹孃經商,他們對山河充滿的失望的眼神他這一輩子都難以忘記,那些‘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教誨銘刻於心,因此,十四歲的李當歸不會以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輕易把人否定,但是看著十二歲怒氣衝衝,露出兩瓣虎牙的可愛模樣,搖了搖頭,滿腹無語。

少年眼眸深處神色憂慮萬千,久走夜路必撞鬼,遇到那群江湖高手,甚至可能是開山煮海的神仙修士,那可都是生死一念之間的人。

李當歸把目光移向顏寶釵,滿臉希冀。

十二歲望著,眼神呆滯。

驟然間,華服少年起身拂袖,身後老嫗前進半步以玄妙姿勢護住少年,他眼瞼微抬,“凡事都要講道理。”

端正衣襟的錦衣少年不悲不喜,如同佛陀,聲如洪鐘,震顫耳膜,“武仙城拳頭就是道理。”

華服少年後退一步,身後老嫗前進一步,手微微抬起,暮秋時節,天氣雖涼,卻也達不到寒風刺骨,酒樓卻瞬間宛如寒冬降臨,那透過窗戶照下來的陽光略微扭曲,臉容和睦老者不知何時手中多了一把長刀,刀身寒芒,猶如神虹,橫砍而來。

李當歸不由自主的往顏寶釵的身邊靠去,酒樓內中只有一陣金石撞擊的聲音,隨之響起沉悶春雷後,風平浪靜,看著他們,老嫗如同一尊神邸分毫不動,老者似乎退了半步,刀已經歸鞘,那個錦衣少年依舊是那般姿勢。

李當歸還沒有來得及胡思亂想,就看見老嫗如茶的手猛然壓下,捎帶狂風怒嘯,來去剎那之間,老者半跪地上,那位錦衣少年腰間玉佩寸寸崩碎,資深酒客們倒抽一口冷氣,起初他們也只當好戲一場,哪裡想象得到竟

然是位貨真價實神仙修士,一時間酒樓氣氛凝滯,倒是老嫗身後很久未曾有動作的華服少年向前一步,望著宛如落湯雞的主僕二人,“大燕王庭李家,向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若是不服儘管過來。”

丟下一錠金子,錦衣少年帶著老嫗轉身離去,不怒不喜,那個華服少年身後的老人身子佝僂許多,如今半弓著身子,雙手垂直,極其萎靡,不過卻是個讀過不少書的江湖高手,甚是注重“成王敗寇”一詞,對於輸人一陣,並未顯得有什麼悔恨,他只怪自己學藝不精。

十二歲輕拍桌子打斷神遊天地的少年,這一次破天荒的沒有說鄙夷的話語,只是為少年加滿茶水,笑得開心,“這種只是小打小鬧而已,有時間我帶你去看真正的大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當歸站起身子,正想要答謝就被十二歲抬手阻止,“我兩什麼關係?”

李當歸一臉微笑,看向顏寶釵,發現顏姑娘正好也抬起頭看著自己,於是笑容愈發燦爛,如同日光和煦,後者輕輕一笑,自始至終都沒說一句話。

十二歲環顧四周,那幾人只是雷聲大、雨點小,但就是那樣一招便註定了今日酒樓的生意不會太好,她離開位置,不經意間看見高挑女子腰間兩塊精緻的玉佩,小丫頭欲言又止,看了一眼李當歸,想了想,到底還是沒舍得開口討要。

她來到李當歸身後,顯然是刻意而為,李當歸轉身看著低了自己半個頭的少女,不知道她腦袋裡又琢磨著什麼。

十二歲忽然抬起頭看著李當歸,伸出手,手掌變拳,壓低,瞬間打出,帶著風聲呼嘯,也不怕被誰偷聽,說道:“他們要是打壞了桌椅,我就得拆了他們骨頭,我這一拳力量起碼有三千斤,一拳下去,哪怕是一頭老虎也得血濺當場。”

李當歸一臉好奇,他只知道這丫頭嘴巴厲害,拳腳竟然也能如此?

顏寶釵的眼角餘光瞥見樓下那些人已經離開桃子塢,她便瞬間沒有了興趣,轉移目光看向正津津有味向少年‘炫耀’的少女,端起茶抿了一口。

十二歲似乎覺得意猶未盡,向李當歸揚起拳頭,猛然用力,咯咯作響,宛如春雷轟鳴,笑道:“我還有些不外傳的絕招,想學嗎?”

最後小丫頭皺著眉頭想了想,身子前傾,壓低嗓門道:“我爹孃以前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往常習武的時候,我看見心裡就會有一些想法,就像出拳時候的勢、氣的感悟,然後我爹便說我是山河幾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非要我學武,傳了我一招絕學,我覺得有趣也就學了幾招,一眨眼就會了,我當時就想,這麼簡單的武學肯定是垃圾。”

顏寶釵笑了笑,李當歸把目光移過去,扯了扯嘴角,故作詫異道:“噫!天上有牛。”

十二歲見到清白少年總把視線移向身旁這個來自某座仙山的貴胄,就一下子失去了興致,朝著少年輕聲說道:“那家夥喜歡謠言惑眾,你別在意,堂堂天子皇城,有哪只妖精這麼囂張。”

李當歸點了點頭,覺得少女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十二歲抖了抖身子,起身朝著廚房走去,離開的時候對著她眼中心思如同純潔無瑕的白玉一般的少年掐了個奇怪的手勢,指尖有流光環繞,看的李當歸呆滯當場,只不過很快就釋然。

對於桃子塢這個嘴巴惡毒的小丫頭,坊間流程著許多種說法,她自己也有很多身世,最常見的一種就是爹孃皆武夫,所以她小小年紀就有很大的力氣,當時隨著十二歲一起來到長安走馬上任高官的管事又有另外一種說法,那位垂暮之年的管事堅持著小丫頭並不是楚人的看法,講她祖輩皆有可能是某個地方世閥豪門,因為惹了些禍事迫不得已才逃到西楚,隨著官老爺升遷的管事說的有板有眼,那句“窮文富武”的言語便讓很多反駁的人啞口無言,而且不遜色於說書人的口才也讓少年們仿若親眼看見事情始末一樣。

李當歸想了想,長安城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就像年輕道人曾經說過的那句話一樣,山河中很多事情其實都沒有道理。

顏寶釵掏出一片金葉子付錢,然後離開酒樓。

李當歸跟在身後,她問道:“需要我幫忙嗎?”

李當歸知道這位顏姑娘來歷不小,長安城門那會,便是官府的大人物也要低頭,顏姑娘不想說的事情,他都不會多問,拒絕了她的好意,“不用了,謝謝你!”

顏寶釵笑了笑,並沒有在意,“隨你。”

她忽然停住腳步,轉身對著這個清白少年笑道:“長安城有一隻妖精,道行高深,稍有不慎就會死人,很多人,因此有什麼事儘量早點處理,我們趁早離開。”

他臉色不太好看,抬起頭問道:“你也打不過嗎?”

顏寶釵搖了搖頭,抬起腳步繼續前行,“不知道,我沒有見過那只妖精,所以不知道它道行到底有多高,要是太強,我也愛莫能助。山精野怪們修行都是以千年來算,三千大道,八百旁門也沒有哪一種躺著就能舉霞飛昇,能化作人形的妖怪起碼也得有三千年道行,要是運氣不好真的遇見它,我也只能保住你一個人的性命。”

回到小庭院,顏寶釵早早休息,李當歸盤腿坐在臺階上,閉上雙眼,照例把黃袍道人所贈送的吐納法門溫習一次,然後想起今天的事情,顏姑娘的那些話,許久睜開雙眼,不知何時已經漫天星辰。

仰頭望著,莫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萍水相逢,便能出手幫助,他已經心滿意足。

少年望著滿天星斗,長安夜色就已經如此,不知道西蜀的夜色那又是何等光景!

李當歸還不能達到那閉眼睜眼就可以忘記瑣事的境界,抬頭看一眼星辰,然後閉上眼睛就會想起爹孃。

爹孃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能平安的活著,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腳踏實地的走,有朝一日能攀登山頂,仰望雲海,俯瞰山河,看一眼天上仙人,俯視人間美景。

那是一種奢望,少年很少像如今這樣想起。

李當歸回到房間,坐在床上,突然就笑了起來,眼中有些淚花,仰起臉,喃喃輕語,“爹,娘,人間的風景很美,也有仙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