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指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指點

“是在那,主要住慣了,怎麼了?”馮一平問。

要是其它的女校友,他這會說不定會開開玩笑,“你家有空房間嗎?”之類的,但是對向曉芳,這樣的玩笑,還是算了吧。

“你沒覺得那兒現在有什麼不同嗎?”向曉芳問。

“什麼不同?哦,明白了,”這其實也沒什麼好稀奇的,國內的領導人到紐約,好像都在那住。

“你這麼大一老闆,還經常來這,怎麼不在這買套大房子?”浮雲寧問。

“別,我可算不上什麼大老闆,”馮一平連忙搖手,“我在紐約住的並不多,買房子空在那,一年住不了幾天還月月交稅,不划算,”

“不對啊,”向曉芳放下叉子,“馮首富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就是要投資,買房子嗎?怎麼自己都不這麼做?”

“浮同學,你看看,這就是記者的一些慣病,”馮一平伸手點了點向曉芳,“最會斷章取義,”

浮雲寧笑,心說這馮一平可真是有什麼說什麼,曉芳姐也真是好脾氣。

“嗨嗨嗨,你是首富也不能隨便誹謗吧,”向曉芳有點小小的不爽,“真小氣,不就是在校報採訪你的時候,質疑了一下你嗎,到現在還這麼記仇,說我可以,不要說我們新聞從業者的操守,”

“好吧我承認,一些新聞從業者還是有操守的,”見向曉芳有暴走的傾向,忙說,“哎,大家閨秀吃飯的時候也要有操守對吧,”

“我們就事論事,不過總是校友,我得提醒一句向記者,新聞從業者要客觀,哎,你這麼情緒化,真的好嗎?該不會是,”

後面的“那幾天”三個字幸好沒熘出來。

向曉芳臉色一變,還是自己的小包繼續翻。

“別找東西,我說那些話,在哪說的,對誰說的?在國內,對在國內學習和工作的人說的,對吧,從來沒有對留學生,或者在海外定居的人說過,是不是?你怎麼就把它適用到美國來了呢?”

向曉芳從包裡拿出一樣東西,去,那只是一面精緻的小鏡子!

她有些忍不住笑的照了照,“我去補補妝,”

“我陪你,”

…………

“呵呵,這個馮一平,還真挺有趣的,完全不像在電視上看到的那樣一本正經,或者我想象的那樣寡言少語,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的樣子,”兩個人對著鏡子補妝,浮雲寧說。

“他今年也就23歲,又不是個老爺子,哪能像你說的那樣,”還有吐槽的話向曉芳沒說,什麼一本正經,應該是最不正經,才23歲,就有了倆孩子,這兩孩子還不是一個媽。

她稍微補了補唇線,“再說像他這樣的,現在還用什麼喜怒不形於色,在很多時候,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表現出來,”

“在國內,下面省級的領導跟他見面的時候,為了拉投資,現在不都得笑臉相迎?”

“曉芳姐,你好像,”浮雲寧說。

“原來在學校裡打過交道,一開始不太愉快,後來在美國碰到過幾次,主要就覺得,他確實在很多方面的看法,有些別樹一幟,而且還都挺在理的,有機會跟他聊聊也挺不錯,”

向曉芳知道浮雲寧的意思,這是在解釋。

“還有哦,你別以為現在誰都能跟他說得上話,”

“那我們是不是得感到榮幸?”浮雲寧笑。

“一定程度上,還真是,走吧,再耽誤,他說不定都跑了,”

“不會吧,”浮雲寧有些不相信,“這可是陪我們倆吃飯哎!”

“他就是跑了,你又能怎麼樣?”

浮同學一想,還真是,還真不能拿他怎麼樣。

…………

馮一平還在糾結,剛才向曉芳要是不顧禮儀動手,自己是還手呢,還是還手呢,還是還手呢?向大小姐不愧是當兵的世家,果然也是家學淵源,但以前怎麼就沒表現出來。

還有如果自己現在就走,好嗎?

但那兩位已經走了出來,“你不會是真想走吧,”浮同學看著他說。

“怎麼會?”馮一平一點都沒有心思被戳破的尷尬,“這樣下雪的天氣,坐在這麼溫暖又美味的餐廳裡,哪捨得走?”

“一看就是假話,”浮同學自然也是在任何場合,都一直可以把真實情感流露在外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今天很榮幸見到馮先生,還真的有問題想請教,”

“是我很榮幸,”

“在國內投資房產,真的不錯?”浮同學問。

國內的房價上漲,現在是已經啟動,但是,真沒有高到後來的那麼讓人絕望。

“你就比比亞運村今昔的房價就能知道,”馮一平說,“我個人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當然是個不錯的選擇,後來查處的那些高階貪官一大串,金額也大都是9位數,但是,涉及的金額,還都沒有一個小縣城的商業銀行副行長多。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房姐,在首都有近萬平米的房產,總價值妥妥的過10億!

關鍵是,她的罪過,真跟那些高官不能比。

從這一點說,我們現在有些官員,這經濟方面的能力,還真是不咋地,現在把全家的積蓄拿出來,按市價按揭幾套房子,哪還用伸手呢?等退休的時候,過億保證不了,幾千萬,那是妥妥的。

雖然到時這事不值得大肆宣揚,但是至少合法不是。

“如果要投資,你覺得最好投資哪?”浮同學繼續問。

“我想想啊,”馮一平端起酒杯。

“我給你倒酒,”浮同學忙說。

小姑娘挺有眼色的嘛!而且也不太高冷,馮一平想。

“謝謝,”他受得也挺坦然,“按你們的身份,首都的四合院,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姐那樣子,吃相稍顯有些難看,四合院不一樣,哪怕面積小,但是價值高。

現在開發的一些別墅,自然也不錯,但是論價值和回報,還是比不上四合院。

“你買了嗎?”向曉芳問。

“陸陸續續的買了些,”馮一平說。

這樣的事,他自然忍不住,這幾年,很是收了幾套。

“買了些!首富就是首富!”浮同學搖頭。

現在四合院自然沒有後來便宜,但每平米也都在三萬上下,一套那就是上千萬。

“不用多,零花錢拿出來買個一套,不,最好兩套,一套留著自住,一套投資,”馮一平說,“我前不久還入手了一套,也就是三萬多一平,不到四萬,”

“能問問在哪嗎?”向曉芳也挺好奇。

“故宮東邊的北池子大街,碰巧收到一處,很規整,”

“你是想自己住?”浮同學問。

想想後來的霧霾天,沙塵暴,馮一平不太確定,“看吧,”

“那你覺得,以後會到什麼地步?”還是浮同學問。

“整修好一點,過個十年,怎麼也得翻個十倍吧,”馮首富輕輕鬆鬆的說。

向曉芳的叉子定在盤子上,浮雲寧的酒杯懸在下巴前,這倆公主,這會都不談定。

怎麼說呢,至少在國內,不管你是什麼身份,過億的錢,都不是小數目,她們這些正宗的三代也不例外。

現在買一套,也就千把萬,如果十年真翻個十倍,那不就是一個多億?

“當然,我說的是那一塊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這麼高,不過,總的來說,現在投資四合院,絕是個不錯的選擇,”

浮同學的酒終於喝到了嘴裡,“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但是像首都這樣的熱門城市,土地是個稀缺資源,而四合院,更是稀缺,我覺得你說的對,雖然應該不像你說的那麼離譜,但總體肯定會大幅上漲,”

雖然這話有馬後炮的嫌疑,但是,這麼快就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只能說,浮同學,果然是家學淵源。

“曉芳姐,動心了嗎?”

向曉芳明顯有些意動,“我現在可沒那麼多錢投資,”

“想想辦法湊個首付應該是可以的吧,”浮同學說,“我們也不買地段那麼好的,”

“再說,這事家裡肯定不會攔著我們,肯定會支援,”

是啊,只要你們不一出手就掃下一條街或者一條衚衕,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馮一平覺得挺欣慰的,要怎麼說是我們中國的女孩子好呢,這還就是會持家!

跟她們同齡的那些男三代,估計這會手裡有錢,不是花在女人身上,就是花在豪車身上。

“如果是投資,還是買地段好的回報更高,”馮一平提醒了一句,“還有,我覺得黃金,或者翡翠,現在也值得投資,”

“不過,像後者,如果是投資,變現的渠道不多,”

“看來真和你說的一樣,你對國內的經濟非常有信心,”浮同學說,“你覺得,將來這些奢侈品在國內的市場會非常好?”

“我是這麼認為的,”

未來奢侈品的市場,哪是非常好?那是相當好!

不過,這兩樣那兩位好像不太感興趣。

也是,以她們的身份,現在買了那些,自然是自用,哪好用麻袋裝著金塊,或者是翡翠拿著出去賣的?不知情的還以為她們日子過不下去了呢!

“一平,你覺得,我將來回國做記者,好嗎?”向曉芳問。

“也不錯啊,”

她們人生的路,馮一平可不敢像投資一樣瞎摻和,誰知道他們父輩是不是給她們定了什麼路?

他要是隨便瞎支招,搞不好真會帶來麻煩。

“大學畢業後,我想去華爾街,你覺得怎麼樣?”浮同學也問。

她們還真不見外!

“那自然挺好,”

這下浮同學也覺察出了他話中的言不由衷。

“還端起來了,”向曉芳點著他說,“就是問問,你還以為真會按你說的做呢,”

“我們如果在國內,像你一樣創業,前提是,要選一個不會受人詬病的方向,你覺得哪個行業會比較好?”浮同學問。

“雖然按你說的,似乎創辦一個個人的珠寶品牌,好像也不錯的樣子,但是在珠寶行業,沒有長時間的積澱,一個品牌很難豎立起來,”

這話不禁讓馮一平點頭。

說起來,這些三代的女性,也挺煩惱。

從政?不是一個好選擇。

嫁人後就在家相夫教子,她們可能不甘心。

經商吧,到是可以,但是又不好是跟政界靠得太近的專案。

後來好像不少還真都加入了珠寶,或者時尚行業,但是,沒誰真得成功的,就和浮同學說的,那兩個行業,想把一個品牌真正豎起來,至少也得十來年。

問題的關鍵是,現在可能不會有十來年的時間給你發展。

“我們就當隨便聊聊,好不好?”向曉芳說。

“那我就隨便說說,其實美國最讓世界知名的,是他們的文化產業,一個發達國家,國民在相關方面的需求很大,我們將來肯定也一樣,”

“我們可做不來電影行業,”那倆異口同聲的說。

“沒讓你們拍電影或者電視劇,但是,你們留意到沒有?很多成功的影視作品,都是由好的文學作品改編的,”

“我們更寫不來,”

這個自然是知道的,就是寫得來估計你們也不會寫。

“自然不是那麼傳統或原始,你們可能同樣沒留意到,今年國內出現了一家站,,10月份剛剛開創了線上收費閱讀,也就是電子出版的新模式,我覺得這個方向挺好,”

“這樣的模式,一定會吸引大量的創作者加盟,而且,將來優秀的,受市場歡迎的作品,又可以改編成影視劇,”

“你是讓我們再辦一家跟它打擂臺?”

“不,”馮一平連忙制止。(哪敢說這樣的話,還想不想混了?)

“你們可以學習它的模式,選一個方向,做專,比如,我覺得專門面對女性讀者的一個站,就很不錯,”

“怎麼樣?以你們的身份做這個也合適,”

“聽起來好像真挺不錯的,”那倆互相看了看。

自然是不錯,熱門的ip,後來女作者的作品更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