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一章 審(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八一一章審上

徐階的眼睛終於慢慢睜開了,他看一眼王廷相遞上來的烏紗,便把目光投向門口,恨聲道:自作聰明我有讓你私自刑訊了嗎你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這麼大的事,居然夥同他們瞞住我去幹,還說對我是忠心的

王廷相面如死灰道:我不想瞞著元翁,只是當他們對我說,提前問出口供,是元翁的意思後,我便沒有多想,就被豬油蒙了眼,信以為真了。

你不是被豬油蒙了眼,你是被蒙了心徐階毫不留情道:一心想著討好未來首輔,才會不把我這現任首輔放在眼裡

王廷相的頭低了下去,雖然對胡宗憲動手一事,曾經得到徐階的首肯。但擅自修改劇本,在山東搞突審,卻是他先斬後奏之舉本以為從徽州到京城的路途遙遠,晚到幾天無甚大礙,也就應了那位閣老的要求,賣個好給他。

誰成想後面的事情失去控制為了問出口供,那萬倫竟然動用了東廠的刑具審訊,還把人生生打死了,這下坐實了勾結東廠的罪名,有嘴也說不清了。

堂堂欽差御史,身為朝廷風憲,應當正大光明,與邪風惡氣誓不兩立。現在卻與最黑暗的東廠沆瀣一氣,把一名一品大員折磨致死。真真是遍翻史書,亙古未見徐階是真的氣憤,因為只有大家都按規則玩,他這個百官之師才能天下無敵。現在有人突破底線,不按規矩來,又引起更多的人不守規矩,他這個首輔的話,還有誰會真聽

這件事實在太過詭異,本來只要讓胡宗憲活著進京,就不會引來那麼多的非議王廷相愁眉苦臉道:畢竟查實的罪名,也足夠把他送上刑場了。只是想不到,他怎麼會死了,而且還是那麼個死法

見他到現在,還在糾結這種葫蘆問題,徐階仰起了頭,深長地嘆道:都說老夫知人善任,我怎麼就用了你這樣的人

下官知道,不管我信不信,反正百官是信了。王廷相點點頭,面色灰敗道:為了避免拔出蘿蔔帶出泥,朝廷肯定不願細查下去,所以這個罪,多半就是我擔了一個二品都御史給胡宗憲抵命,足夠了。

徐階看看他,像這樣忠心的打手爪牙,實在是不捨得放棄,然而已經答應沈默的條件,總是要做到才行。想到這,徐階心頭升起一團邪火:萬無一失的一件事,怎麼會搞到這般田地不由對那暗做主張的學生,升起許多的怨恨,遂發問道:我再問你一次,背後指使你的是哪一個

元翁,您不要問了。王廷相抬起頭道:現在非常時期,還是該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橫豎他們都是您的門生,也是我的同年好友,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還是不要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階也黯然了,顯然被王廷相這番話,觸痛了心中最憂慮處,蒼生一嘆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事情壞就壞在這裡。他們拿你當槍使,當擋箭牌,你還得死心塌地保他們,還要說是為了我,為了大局什麼為了我,什麼為了大局還不是因為他們答應你,只要不把他們供出來,你的妻兒子女,全都會得到他們的照顧

王廷相又低下頭,果然被徐階說中了。

這一次,他們利用的不只是你,還有我徐少湖。徐階的面色漸冷道:老夫快七十的人了,被這些好學生算計來算計去,早晚要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王廷相一怔,愣愣地望著徐階。

莫非你以為老夫是金剛不壞徐階疲憊的擺擺手道:那些人指望不得,沒了老夫,他們連自己都保不住你下去吧,老夫盡力給你留一條生路就是。

多謝元翁王廷相心中狂喜,看來自己還是有用的,否則徐閣老也不會這樣說,趕緊使勁磕頭道:下官從現在起,只聽元翁的,您讓說什麼就說什麼您不讓說的,我一個字也不吐這才是他來找徐階的目的,那些人想讓自己一了百了,卻也沒什麼好客氣的了。

~~~~~~~~~~~~~~~~~~~~~~~~~~~~~~~~~~~~~~~

接下來幾天,輿論沒有絲毫降溫的跡象,反而因為民間也加進來湊熱鬧,而變得愈發群情高漲許多在當年抗倭勝利後,編出的一些應景話本戲曲,如定東南禦寇平海傳踏五峰戚家軍等,已經不再流行的曲目,又被人翻出來,在茶館戲樓裡演出。

加上有心人在裡面煽風點火,京裡的百姓才意識到,原來領導抗倭的胡大帥,竟被人害死了,遺體正在運往京城而來。老百姓的是非標準乃非黑即白,既然胡大帥消滅了倭寇,保衛了國家,那就是大大的功臣好人要是再被害死了,就立即升格為聖人了。

好比於謙於少保,其實本身也有不少陰暗的地方,然而因為他保衛了北京,挽救了國運,又被英宗殺害,在京城百姓的心中,他便成了神聖不可褻瀆的存在,誰要敢說一句壞話,等著群起而攻之吧。

而那些害死他們的人,自然被打入萬惡不赦的壞人行列。如石亨徐有貞等人,不管他們曾有多大貢獻,百姓一提起來,還是要狠狠唾棄的。甚至連英宗皇帝,都不被百姓原諒。

對於英雄人物,生遭苦難,死則封聖,似乎成為他們的宿命,而胡宗憲也用一死,洗刷了所有的罪名,變成了百姓心中,如於謙般的存在。於是這些戲劇廣受追捧場場爆滿,商家自然賺得盆滿缽滿。既然百姓樂見,京城大小戲院茶樓,也不會跟顧客過不去,全都把其它的曲目停下,專門上演胡大帥系列。

胡宗憲的名聲,如火箭般躥升,似乎大有滿城盡說胡大帥之勢。自然引得有些人不安起來,於是順天府暗令各娛樂場所,要減少抗倭戲劇的上演次數,不要跟風誇大胡宗憲的個人功績,要多演出諸如東樓傾鳴鳳記打嚴嵩之類的倒嚴劇目,給瘋狂的個人崇拜降溫。

也有別有用心之輩,在官員中扇風點火搞串聯,說這次都察院要是掉進糞坑裡淹死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科道言官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再沒法以正義化身自居。皇帝肯定要借這次機會,好好的報一報仇,言官們就要變成過街老鼠了這一手玩得漂亮,成功激起了科道們同仇敵愾之心,使他們放下對真相的追查,轉而以大局為重,槍口一致對外,不再作那自殘之事。

那些人還不惜血本,收買了大批幫閒之人,整天什麼也不幹,就專門在人多的地方轉悠,每當有人說胡大帥如何如何時,他們便會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大聲嚷嚷說,胡宗憲投靠嚴嵩貪汙受賄私造聖旨的罪名,都是確鑿無疑的,這樣的人,殺他千刀都不為過,怎麼配跟於少保相提並論

當然會有更多的人,大聲維護他們的偶像,雙方對罵起來,越罵火氣越大,然後便動手廝打,甚至還鬧出了人命京城本來就不平靜的局勢,驟然更加緊張起來,私下裡暗流湧動,明面上火藥味十足,令所有人都感到浮躁不安。

然而到了十一月初九這天,一切紛爭嘈雜都戛然而止,因為這是胡宗憲的靈柩進京的日子。

從初八夜裡開始,紛紛揚揚的大雪鋪天降落。整個晚上,風攪雪雪裹風,掀起陣陣狂飆,這驟然而來的大風雪,似乎在預示著大明朝又將經歷一段不平靜的朝局。

待到拂曉時分,風停了,雪也小了,人們推門走出來,便看到天地間已是銀裝素裹,再聯想到今天的日子,好像老天爺都在為那含冤而死的胡大帥戴孝致哀一般。老天爺尚且如此,何況咱們凡夫俗子呢這些日子來,飽受戲曲評書灌輸的京城百姓,便紛紛走出家門,往永定門走去,去迎接胡大帥的靈柩。

城門處的人可真多呀,就連緊靠城邊的地方,也是裡外三層看不到頭望不到邊的人群,一直往外延伸了十多裡路。人雖然多,但一點不嘈雜,顯然大都不是為看熱鬧而來,不少百姓自發的擺上香案酒水靈幡供品,還有人在腰間系了白布氣氛肅穆莊嚴,令觀者無不震動。

這是誰也組織不起來的,這是來自百姓的哀悼在老百姓樸素的世界觀中,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東西,能保家衛國抗擊侵略者的就是功臣;被人半路刑訊,活活打死的,就是冤枉。

百姓願給這個被冤枉的功臣以安慰和祭奠,就是這麼簡單。

~~~~~~~~~~~~~~~~~~~~~~~~~~~~~~~~~~~~

其時順天府已經會同兵馬司,在城門樓上集合,隨時準備驅散這些迎祭的百姓,然而看到城樓下這望不到邊的長長人群,順天府尹猶豫了,就等巡城御史下令。而巡城御史李學道身上還帶著太監們贈與的創傷呢,對於被東廠刑訊而亡的胡宗憲,他有著最深切的同情,順天府尹不下令,他自然也不會吭聲。

快點啊,還猶豫什麼一個穿著六品官服的年輕官員,從城下匆匆走來道:越晚就越棘手

已經晚了。巡城御史望向遠處京營方向,輕聲道。

順著他的目光,幾人一齊望向京營,就見一隊隊的兵丁,排著整齊的隊伍,順序走出了營盤,在驛道兩邊布起了防線。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個個雙手背在身後,挺立不動,雖然沒拿武器,卻顯得威武森嚴。

不過他們的這些陣勢,對於城上的幾名官員來說,不啻於五雷轟頂:怎麼出動軍隊了,這是誰的命令

我的命令隨著這一聲,一身青衣的兵部左侍郎譚綸,出現在城門樓上。

譚大人,似乎沒有讓京營負責警戒的旨意吧那六品官員瞪大眼道。

你是什麼人譚綸睥睨著他道。

我年青官員一時語塞,他發現自己冒失了。

這位是內閣的人,順天府尹趕緊含糊的介紹一句,便轉過話頭道:譚大人,擅自出動軍隊,可是潑天大罪啊

誰說我出動軍隊了譚綸冷冷一笑道:睜大眼睛看看,他們都沒穿軍裝,沒帶武器說著正色道:他們是從東南來的客兵,大多曾在胡大帥的麾下征戰多年。今日裡,大帥靈柩路過兵營,要是不允許他們出來送送,我這個京營總管就沒法幹了。

可是會出亂子的那年輕官員又忍不住道。

他們不來才會出亂子一切責任我來承擔譚綸盯著他輕蔑道:不服就去找你家主子來,說著一把推開他道:憑你,沒用的然後便大步走下城樓。

你麻煩大了那官員年輕氣盛,走到哪都狐假虎威的受人奉承,哪受過這等蔑視。

但譚綸理都不理他,徑直下了城。

下城以後,他本要和同來的兵部官員會合,卻看見數百名穿著藍色儒袍的監生,從遠處緩緩而來,走在最前頭的,正是他們的祭酒大人徐渭徐文長。

你怎麼來了徐渭身穿麻衣,頭系白布,看到譚綸,便沉聲道:我還以為,六部無人敢來呢。

大帥是我的老上級。譚綸淡淡道:我怎能不來倒是你,為何敢來

分割

暈,人家教的預告法不好使,反正咱用是不靠譜,不預告了,盡力寫吧,反正24點後就不發了。

第八一一章審上

第八一一章審上,到網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三戒大師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