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武學境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鮮於通和張三丰兩人聯手寫下的武道境界共分為三流九品。

從三流弟子的三品、二品、一品,到二流好手的三品、二品、一品,再到一流高手的三品、二品、一品,每一流每一品全都有詳細解釋。

這是針對功力修為而劃分的境界,與武功及戰鬥力無關,並不是說兩人功力修為同等就擁有同樣的戰鬥力,武者的武功高低是功力、外功修煉程度、心性、戰鬥經驗和修煉的武功等級等等綜合評判,一般只有打過了才知道誰厲害。

但是張三丰和鮮於通單單以功力修為劃分層次,目的就是要營造一個如跆拳道、外語考級的晉升之道,是為了改變天下武學混亂和固步自封的現狀,統一了功力修為的程度,自然而然就能營造積極向上,看到前進方向的武林大環境,這才有利於整體武林的積極向上發展。

每一個武學境界的特徵和說明也都是內力的表現,並未將外功和輕功、劍法等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只有內力而無戰力,例如覺遠大師功力堪比五絕,但是動手打架卻連個流氓也不如,當年討要經書只能被動挨打,要不是九陽神功可護體反彈他早已死在盜經小組的瀟湘子和尹克西二人手中,若是覺遠與楊過等人交手恐怕就要被殺,但兩人明顯功力相若,所以楊過武功勝過覺遠但功力相同。

在張三丰和鮮於通的武道境界中二流一品高手已經是武學名匠,內力特點為勁道如一,控制自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鮮於通和張三丰兩人尤其在一流三品中大下功夫,在一流的三品中,第三品定名為後天大成,三品中的巔峰可稱坐照,此境界功力已經極為深厚,所學武功盡數大成,舉手投足就有莫大威力,內功表現為氣走諸穴,收發自如。

一流二品則名為後天圓滿,到二品巔峰則是入神,到此境界功力和武功全都打磨的圓潤自如,出手時繁簡由心,內功達到氣隨意至,勁隨心到的程度。

一流一品則是百歲張三丰這一等級的高手方能達到的境界,到此境界天下武功早已不再拘泥於招式功力,而是獨孤求敗的“無劍”境界,經鮮於通和張三丰的多次商討,定名為先天境界,表現為從心所欲、無不如意,飛花摘葉、皆可傷人。

鮮於通和張三丰討論,古往今來功力和武學修為都到此境界的除了少林達摩祖師也就掃地老僧、斗酒僧、黃裳、張三丰、獨孤求敗等寥寥幾人,鮮於通則覺得王重陽因死的太早,武學修為早已達到,縱然也是一品,但是功力可能比幾人就要稍弱一籌。

而鮮於通暗自揣摩,那張無忌、狗雜種、虛竹三人的功力興許達到了幾人的境界,只是武學修為差許多,不過稍加時日,也是一代大宗師了。

經過這麼劃分鮮於通心中就清晰明了,自己混元功大成時就是一流三品,現在紫霞功又練到第六層,掌握了以氣御物的法門,若是靠著這個法門便是已經是氣隨意至,勁隨心到的一流二品的高手,若是不這樣取巧則還算是三品中的高手。

只是縱然同為一個品級也分優劣高下,武道修為本就不能詳細區分,兩人也是大致區分,所以說根據內力深厚程度,武功高明精深不同,便是同一品的高手也可能差別很大。

現在兩人劃分出三流九品的等級,想著貿然拿出來昭告天下總是不好,便現在武當和華山兩派內部用著,時間一長自然就流露出去了。

等到鮮於通父子師徒四人在武當山上過了中秋節,鮮於通就收到了華山派送來的兩封信,一封是嶽高二位師叔催促回山主持大局的信件,另一封則是姚明珠和胡青羊兩人的相思之信。

鮮于岐也被胡青牛派遣的藥童找上山來,說是他一走近半年,胡青牛氣急了,讓他抓緊時間回谷。

此時俞岱巖也已經恢復七八成,剩下的傷勢只需要修養兩年即可完全恢復,於是鮮于岐就留下三個藥方,就拜別了鮮於通和兄長俞岱巖,隨藥童迴歸蝴蝶谷。

鮮於通現在紫霞神功第六層已經練成一半,想著再和老張交流幾個月就能練成,所以倒是不急著回去,反倒是讓幾名弟子全都帶著回信回去,自己一個人留下武當山上,還美其名曰隨時關注張無忌的傷勢變化,若有需要自己以紫霞神功可相助一臂之力。

張三丰因為要照顧張無忌也不能閉關參研武學,只能每半個月靜修三天,剩餘時間也樂得和鮮於通聊些道藏武典,更願意指點鮮於通,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等弟子在山上的也都時長聽二人論武,只是張三丰說得多些,鮮於通說的少些,張三丰說一句鮮於通就要沉寂半晌,武當諸弟子更要半天才明白,而鮮於通說的話則只能讓張三丰停頓一時,武當諸俠也沉思片刻就能想通,就此也能看出眾人武學修為的差距。

張三丰自然最高,鮮於通因為和歐陽默共同研修一年,前段時間又和張三丰談論了三個月,加上擁有對劍魔和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和逍遙派武學的淺顯瞭解,也能說出許多新奇趣聞,故國往事和高深見解,所以現在的武學修為僅次於張三丰,俞蓮舟武功雖然在七俠中最高,但是悟性只比宋大和俞三稍強一分,是以也插不上話,但是張翠山悟性絕佳,初時聽十句只能懂三句,過了一個月就能聽懂六句,又聽了幾次就能聽懂八九句,雖然還不能插話,但只要有時間將所學消化,武功便能大進,到時候也未必不能插上一言兩語。

一晃數月,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過出了正月,武當山上還有許多積雪未化,鮮於通站在隱仙峰一側看著漫天霧海云云舒,心頭一動,便以六層大成的紫霞真氣緩慢打起了混元掌,過了半晌又突然掌勢一變,換成了鷹蛇生死搏。

鷹蛇生死搏經過鮮於通和靈蛇拳的相融,靈蛇拳中刪去了與鷹蛇生死搏不符的拳路,鷹蛇生死搏內也變化了一些,再經過和張三丰半年的交流,最後72路鷹蛇生死搏增增減減變為了81路,招式繁瑣三成威力卻增加了三成,鮮於通自信憑此絕技已經勝過了各派絕技,應該能和雙手互搏、降龍十八掌、彈指神通、蛤蟆功相比了。

81路鷹蛇生死搏運使下來,鮮於通收功後卻有些不滿意,本來這部武功實華山祖師根據師承武功和其他武功自創的絕藝,也從本門流傳的經典中吸收了全真師叔祖老頑童周伯通的“雙手互搏”的武學要旨,只是畢竟沒得真傳,所以鷹蛇生死搏中鷹爪和蛇手兩套相融的功夫其實是齊頭並進,不分軒輊,用出來蛇手刁鑽狠毒,鷹爪迅疾鋒銳,如此陰陽相和,就能讓敵人招架不住。

但是經過鮮於通的改進後,鷹蛇生死搏中增加了9路蛇手功夫,陰陽失和,雖然變的厲害許多,但是鷹爪卻成了配合,若是遇到絕世高手,初始還不顯,打到最後鷹爪弱於蛇拳,就能讓人趁機破解生死搏。

鮮於通想了半晌,覺得自己還要再把鷹爪的36路武功提升威力,使鷹爪和蛇手威力均等,這門鷹蛇生死搏就算是大成了,到時候定能和太極拳一較高低了。

此時張翠山一家三口回到中原已經兩年多,張無忌也已經12歲,修煉了武當九陽功兩年,峨嵋九陽功一年,如今體內九陽神功內力已經頗為可觀,近兩月開始,張無忌體內寒毒就要時隔一月才會發作了,而且身輕體健,全身真氣流動,竟讓寒毒發作時也減弱大半。

張翠山和殷素素喜極而泣,大呼無忌有救了,就連張三丰和其餘武當六俠得知後也都欣喜不已,殷梨亭更是和紀曉芙年後專程回來拜望了張三丰後又由紀曉芙傳授了張無忌峨嵋劍法和掌法,想著讓他修煉外功強身健體,兩相結合能好得快些。

一年來殷梨亭和紀曉芙時長在江湖行走,夫妻出手便是成名許久的江洋大盜也不是對手,時間一長還闖出來了個“鳳凰雙劍”的名號。

鮮於通在武當住了一年,紫霞神功終於練到了最後一層,他看張無忌也練成兩派九陽功得以活命,雖然還不能祛除寒毒,但是寒毒也危害不了他的性命,張三丰近日也表露了想要閉關參修太極神功的意思,鮮於通想著自己所得不少,也就不願再打擾,於是就準備告辭回山。

待鮮於通走到紫霄宮三清殿前正巧看到俞岱巖在傳授張無忌武當綿掌,宋遠橋年後就在稟明張三丰後下山回家去接兒子宋青書上山,其他幾俠因聽說西域金剛門有高手來中原找天鷹教尋仇,張翠山和殷素素擔心殷天正不敵,殷梨亭和紀曉芙夫婦和張松溪、莫聲谷想著為三哥報仇,就都由俞蓮舟帶著在三天前就下山了,武當七俠中俞岱巖尚未痊癒,武功也未恢復就在山上照看張無忌。

張無忌資質十分卓越,已勝過他父親張翠山,不到兩個月就把紀曉芙傳授的峨嵋劍法和金頂綿掌學會,張翠山傳授的武當長拳等武功更是練得精通,俞岱巖看侄兒如看親兒,見他聰慧就教他武當綿掌和梯雲縱武功,張無忌倒是爭氣,這才兩日就把武當綿掌學了大半,梯雲縱更是已經學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