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上清往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不起大家,我到底犯了什麼蠢啊我的天!!這章本來該替換上一章的……明天補上!!

——————————

白霧散去,展現在杜蘭真眼前的是一片青山秀水,山之高,直衝雲霄,雲氣環繞,飄渺脫塵。

在那仙山之上,是一座道宮,其華美恢弘難以言表,無論是誰見了它,都會由衷地認為那是一座真正的仙宮!

伴著耳畔那泠泠清音,若有人自飄渺外悠然而唱,“南山之幽,雲冥冥兮。孰居此者,緣生宮道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杜蘭真神情一動——緣生宮道君?

他們戡梧界和上清玄霄界的老祖靈臺道君的道場,不正是緣生宮嗎?

杜蘭真很清楚自己處在一段蜃景之中,而這段蜃景很有可能是數十萬年前留下的。

那歌聲幽幽而唱,“君胡為乎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又何為一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杜蘭真一邊聽,一邊思索其中之意。聽這句的意思是,靈臺道君曾在此駐留過一段時間,後來又忽然離去了?

“來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訊也!”

想來,這說的是靈臺道君的舊事應是無差,但唱這歌詠的卻又是什麼人?為何悲靈臺道君之去?

那歌聲宛然一轉,鏗然雄壯,似有無限豪情。

“君之來兮天門空,從千騎兮駕飛龍!”

伴著這歌詠之聲,一陣雷聲轟鳴自遠而至,轉瞬便至杜蘭真眼前,那漫天所來、遮天蔽日的,盡是凌空而飛、憑虛御風的修士!

自那千乘萬騎之中,有人足踏飛龍,翩然而至,雖難見容貌,其風華卻如月映蒼空,渺渺無定,漫然而立,已是人間飛仙。

這千乘萬騎、漫天從者的場景,實在是過於氣派,即使杜蘭真不是個會被他人的擺譜打動的人,也忍不住咂舌一番。

若此人便是靈臺道君,杜蘭真可稱心悅臣服。她雖然看不清這人的面容,卻能從蜃景裡感受到那隱約的飄渺無定,而這蜃景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所能傳達的不過千百分之一罷了。

不過,杜蘭真不是那種畏懼權威而放棄思考的人,即使此人真是靈臺道君,她也不憚於揣測和瞭解他是什麼樣的存在。

“懭有妖兮虐下土,精為星兮氣為虹。嘯盲風而涕淫雨兮,時又吐旱土之燭融。”

伴著這歌詠,哀聲無限,杜蘭真眼前便有無數神異無比、兇悍無匹的妖獸肆虐四野,生民難以為繼、困苦不堪的場景。

這蜃景到底是真是假先不去提,這其中展現的兇獸,倒是一個賽一個強大,盡是杜蘭真即使在典籍中也不曾見過的大妖。

這句話的意思,似乎是滄溟界曾經有大妖肆虐?

杜蘭真眉頭緊鎖,實在不大相信——上清玄霄界、靈臺道君親自為後裔開闢的大世界,居然會有大妖肆虐?

這是哪裡來的膽大包天妖啊?

這歌詠莫不是在瞎唱吧?

“乘飛霆而追逸景兮,歙砉掃滅而無蹤。漸俯傴以旅進兮,鏘劍佩之相礱。”

這段便是說靈臺道君斬殺那大妖的英姿了,四周清風泠泠忽地一轉,化為鏗鏘之鳴,似乎金戈鐵馬、神通殺伐就在眼前,幾乎直聽得人熱血沸騰、心馳神往。

伴著這清風鏗鏘,那位仙聖之人便如天神一般,大殺四方,其英姿無限、手段無窮,讓人望之生畏。

然而,杜蘭真從小聽過的神話傳說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看過的話本也是對主角吹得神乎其辭,聽這歌詠,除了文採斐然外,盡是無用之語。

不過,自這話裡,杜蘭真倒是隱約明白了這歌詠者的身份,多半就是當年為那大妖肆虐所困苦的滄溟界修士——如果上清玄霄界真的會出現大妖肆虐這種荒唐的事的話!

“司殺生之必信兮,知神君之不汝容。既約束以反職兮,退戰慄而愈恭。”

這段是說靈臺道君殺伐手段之下,那肆虐的大妖甘心歸化,不敢造次,成為上清玄霄界的一份子。

“君之去兮天門開,款閶闔兮朝玉臺。群仙迎兮塞雲漢,儼前導兮紛後陪……”

那歌詠漫漫而言,杜蘭真卻已不再把精力全部放在其上,而是反過來去揣測這歌詠背後之事。

杜蘭真懷疑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

她總以為靈臺道君既為金仙,一定強大無比,放眼諸天萬界,不過那四十多人可以與他爭鋒。基於這個認知,杜蘭真下意識地神化了靈臺道君。

其實,她對靈臺道君一無所知,對上清玄霄界也一無所知。

都說上清玄霄界是靈臺道君成就金仙之後特地為後裔開闢的大世界,可這無窮後裔也不是一日而來的啊?到了需要特別為其開闢世界居住的地步,可見繁衍了多少代、多少年!

那麼,在靈臺道君成就金仙之前,他們都住在哪裡?

有沒有可能,這首歌詠描繪的並非滄溟界、上清玄霄界的事情,而是在上清玄霄界開闢之前,靈臺道君後裔居住的世界?

杜蘭真總以為,以道君的實力,敢招惹他的必然也是位道君,這樣的存在總不至於做出以後裔相脅這樣既沒品又沒用的事來,因此在她的預設中,上清玄霄界、靈臺道君的後裔始終是無比安全的。

真的是這樣嗎?

在靈臺道君成就金仙之前,未必如此!

她這揣測似乎天馬行空、莫名其妙,明明她站在從滄溟界裡,怎麼忽然就聯想到靈臺道君金仙前的後裔世界了?若真是如她所想,這段歌詠又為什麼出現在滄溟界之中?

然而,杜蘭真之所以形成如此構想,來由卻是因為她聯想到清源攬勝天君的重張四維,究其根底,那也是個並四方世界為一界的計劃。

第一,清源攬勝天君憑什麼敢重張四維?戡梧界是北陰大帝從上清玄霄界一刀斬斷的,按理說應該是個不完整、不全的世界,能苟活已經難能可貴,他竟然還打算為其升格?

就算清源攬勝天君孤注一擲,跟隨他的那些前輩也不是傻子,不會為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奔波,那麼,這問題到底是怎麼解決的?

第二,據霍明玉說,清源攬勝天君想要重張四維、為戡梧界升格,上清玄霄界似乎有心阻攔,讓戡梧界重歸其下。

上清玄霄界提出這樣的要求,說明他們其實是有辦法讓戡梧界重新併入的?那麼,為什麼之前不提這件事?是代價太大了嗎?

而清源攬勝天君有底氣拒絕、自立門戶,更能說明他對戡梧界的升格是何等有信心,這信心從何而來?

若說背後沒有靈臺道君的默許和支援,杜蘭真是絕對不信的。

可靈臺道君到底為什麼要默許清源攬勝天君的行為?

第三,上清玄霄界與清源攬勝天君對於如何讓一界併入另一界的方法很清楚。無論這知識是從靈臺道君那裡傳下來的,還是諸天萬界爛大街的,總之靈臺道君一定也清楚。

那麼,上清玄霄界由靈臺道君創造後又併入其他世界,包括原本後裔聚居的世界,也是很可能的。

將這一切聯絡起來,杜蘭真忽然有種豁然開朗之感。

她本就奇怪,為何上清玄霄界、道君後裔,居然會有滄溟界這種不得正法的旁門傳承!而據霍明玉所說,夷州在清源攬勝天君來前都是這種傳承——金仙門下,就是這麼沒有排面的嗎?

杜蘭真原以為是滄溟界分離太久,原先的玄門傳承湮滅,導致產生了這種奇怪的旁門傳承。現在想來,也許她以為的旁門傳承,其實比上清玄霄界的傳承更久遠呢?

滄溟界一直都是戡梧界的一部分,無論是福地升為洞天之前還是之後,都屬於戡梧界。因此,由滄溟界產生的一切推斷,都可以直接帶入戡梧界。

把一切串聯在一起,杜蘭真有個驚人的揣測,驚人到她自己都只敢當作妄加揣測——戡梧界,本就是上清玄霄界建立後併入的。

戡梧界的來歷,更早於上清玄霄界!

所以戡梧界才會被稱為夷州——金仙之前的傳承和金仙之後的傳承本就不能同日而語。

所以多年來戡梧界與上清玄霄界一直格格不入,直到清源攬勝天君發下宏願才有所改變。

所以清源攬勝天君有底氣自立門戶、有信心戡梧界能升格成功——這本來就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世界,北陰大帝那一刀只能損其皮毛,卻不能傷其根骨。

所以靈臺道君默許了清源攬勝天君自立門戶……

泠泠清音在她耳邊連綿不絕,遠處,那仙聖般的身影忽地轉過頭來,望向她。

明明看不清那人面容,可不知為何,杜蘭真總覺得他朝她笑了。

滿目繁華在眼,諸天盛景如煙,那泠泠清音似沁入她心間,嫋嫋娜娜纏繞著她。

杜蘭真忽有所感,抓住這一絲清音餘韻,低聲道,“霓裳曲罷天風起,吹散仙香滿十洲。神君莫歸人不見,微風細雨自開簾。”

白霧湧起,一切歸無,往昔往兮,唯有杜蘭真一人在今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