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處心積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衍看著荀謀無奈的說道:“哎!你們有所不知,此番為了打造‘九龍奪珠黃金像’,花費本王許多積蓄,寧王那一瓶酒不過就耗時費力而已,這哪裡能比得了的!”

其他三人聽罷都怔了片刻,荀謀安慰道:“殿下也不必想那麼多,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這次沒有花這麼多錢,也許真就讓寧王給佔了上風了不是!”

“哎!”劉衍拳頭狠狠一砸書案,“荀將軍說的也有道理,但是這口惡氣,本宮一定要報!”

荀昱站起身,走至劉衍身前,一臉不解的問,“殿下難道不奇怪麼?”

“哦?此話怎講?”

荀昱道:“這桃露春酒如此難得,這天下唯獨良釀署已故署丞耿南德會釀造此酒,如今耿南德剛好在上個月仙逝,此酒釀造之法自然失傳,而這瓶酒就像是算好了時機一樣,剛好在耿南德去世後一個月出現了,要知道釀造此酒至少需要一年時間不可,也就是說寧王去年或者今年年初就向耿南德請教釀造之法了,可是他怎地就知道耿南德今年就會仙逝?萬一人家活著呢?那也用不著他來獻酒了,難道一切都是巧合?太子殿下您就不奇怪麼?”

劉衍聽罷不禁打了個機靈深吸一口氣,心下開始恐懼。

荀謀亦怪道:“寧王此番竟然能有如此格局,不像是他的作風,他怎麼可能拿捏時機如此之精準,又怎敢算好聖上會喜歡此物呢?這不得不說下的是一步妙棋,但更是一步險招啊!以我對寧王的瞭解,他肯定不敢冒此風險。”

劉衍點點頭,表示贊同荀謀的觀點,“說的不錯,可是能想到這個主意的那個人,究竟會是寧王背後的誰呢?”

書房內的幾個人都開始絞盡腦汁的思索著,可是思來想去,又都一籌莫展,寧王身邊的那些人怎麼會有這樣的人物呢?

劉衍搖搖頭,“哎……實在想不出前幾日寧王有什麼異常,怎麼一下子就跑出這麼一瓶‘桃露春’呢?真是奇哉怪也?”

荀謀聽罷,忽然腦海一閃,靈光一現,“有!有!我想起來了!”

眾人目光高舉,看向激動的荀謀,“什麼?”

“太子殿下您忘了嗎?前兩日鄧灼回稟的那個神秘人!”荀謀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衍低吟片刻後才想起來,“您是說姓陶的那個人?”

“正是!”荀謀目光炯炯,“如今看來,他的可能性最大!”

“可是聽鄧灼說那一戶人家前不久才剛從南方搬遷至此的啊,他怎麼可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就策劃出這麼周密的計劃呢?”

荀謀也開始狐疑,現在寧王背後的那個人越來越神秘,不禁讓自己有些棘手,這種危機感自從陸佐死後,自己已經好久沒有產生過了。荀謀忽然眉峰一緊,不對?一個可怕的念頭忽然在荀謀心頭掠過,荀謀又迫不及待的問:“殿下,您還記得鄧灼說過,他在陶府上看到一個人長得特別像陸佐的徒弟麼?”

“對!他叫殷季,還贏走了我一把‘湛盧劍’呢!”劉衍訝異地睜大眼睛,“怎麼?你是說那個人有可能真的就是殷季?”

荀謀不確定的搖搖頭,眼神空靈的思索著,半晌才喃喃道:“殷季?陶潛?還有剛搬進西寧街的陶潛師父?以及原本傳聞說要送犀角嵌珠杯的寧王,突然就變成了聖上最愛喝的‘桃露春酒’?這一切冥冥之中似乎就有著某種關聯!”

荀昱和徐秉德異口同聲的問道:“關聯?什麼關聯?”

劉衍見荀謀又沉默不語,便道:“荀將軍,您是說寧王背後的那個人,真的就是那個陶府的主人?”

荀謀沉吟許久,忽然露出可怖的目光,“那個人也許就是……陸佐!”

在坐的另外三人不約而同的站起來,驚訝道:“什麼?”

劉衍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恐懼和狐疑,“這怎麼可能!他已經死了!”

“你們都見過屍體了嗎?”

劉衍看著左右,支支吾吾的開始手足無措,“可……可是那時候手下的人說他就剩下一口氣了,肯定是活不成了,現在怎麼可能還活著!”

“這麼說他出獄的時候還沒死咯?”荀謀不容辯解的問道。

劉衍雖然對荀謀這種盛氣凌人的口氣有些反感,但還是有些覺得對不住荀謀,“是……三司會審並沒有證據證明他參與魏王謀逆案,他被釋放是聖上御筆硃批的。當時我問過看守的人,那時候他們也說陸佐活不過兩日,所以本宮也沒有放在心上了。”

荀昱也看向荀謀,父子二人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有一絲絲的不安。

荀昱正了正嗓子,道:“看來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陸佐!”

劉衍低頭不語,此刻腦海內已經開始翻江倒海,祈禱著那個人最好不是陸佐,千萬不能是他。劉衍許久才抬起頭問荀謀:“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荀謀目露兇光,斬釘截鐵道:“殺!”

“好!”劉衍下定決心,不管他是不是陸佐,只要和寧王有關,殺了也總不是錯事,“那本宮明天就派人去幹掉他!”

“不行!”荀謀哪裡等得,他深知陸佐之厲害,如若不是陸佐還好,若果真是他,明天他肯定馬上還有其他行動,彼時就是貽誤戰機了,“現在就派人去,片刻都不能耽誤!”

此時雖然將近二更,但是寧王劉詢已經激動的直奔陶府而去,並沒有馬上回寧王府,門房老潘見是寧王,也不敢阻攔,但是劉詢還是彬彬有禮的讓老潘先進去稟告,完了再進去會面,以示禮數和尊重。過了須臾才見老潘著急忙慌的跑出來回稟,說:“老爺他身體不適,他在書房恭候王爺大駕。”

寧王劉詢命令隨從都在門口候著,只帶了一個貼身侍衛進府。寧王來至院子裡的時候,便聽到一股琴聲婉轉飄來,此刻寧王已經喜不自禁,自然感覺著曲子輕快喜慶,一時間便在書房門口停住了腳步,不好意思敲門打擾。

寧王等到書房內一曲撫罷,門內傳來陸佐的聲音,“進來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