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帝都號航母戰鬥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總師看著充滿科技魔幻感的六代機,對著兆輝說道:

“給他起個好聽的名字吧。”

兆輝知道,一種軍事裝備的命名,歸屬軍事首腦組織領導的總裝備部。但是給他起一個騷包的名字還是沒有問題。

“六脈神殲,你覺得如何?”兆輝一臉賣萌的表情。

“貌似有點妖,蠻好的。”楊總師道。

剩下的事情交給你了,我要去大蓮造船廠一趟,咱們要給“六爺”爭取上艦的機會。

“咱們國產的第一艘的航母也快該列裝了吧?”楊總師問道。

“我估計就是今年的事。正好讓六爺上艦。這次六爺的起飛距離那麼短,上艦應該沒有問題。”

“要嘚要嘚。”楊總師說起了川話。

“等我好消息。”兆輝一邊向外走,一邊揚起一隻手告別。

龍國大蓮造船廠這次得到了米旗英的造船技術的支援。國產第一艘航母採用了電磁彈射器技術。而從毛哥買的老瓦的航母殼子,在2012年就列裝服役了,第一艘航母作為訓練艦使用。第二艘航母才是龍國科技結晶的產物。

龍國的航母總師朱英豪熱情的接待了兆輝。不過他一見到兆輝先是佯裝埋怨的說道:

“兆輝啊,我覺得你是偏心。你又是魔改99,又是超殲20,你對海軍裝備的關注不夠。”

“朱總師你可是冤枉我了。有你在這裡,我只不過是個打醬油的。下面我將功補過,給您老的主持的咱們龍國的第一艘航母,獻一個大禮!”兆輝道。

“看來是好東西,說說是什麼大禮?”朱總師來了興趣。

“我和成飛的楊總師,一起完成了六代機的原型機,就等著你同意,咱們上艦開展海試呢。”兆輝故意輕描淡寫的說道。

“六代機?兆輝你不要把我這個老頭給嚇出心臟病哦。”朱總師以為兆輝在跟他開玩笑。

“看來朱總師有點不相信。不過沒有關係,你告訴我哪一天海試,我直接讓六代機給您做著艦表演,咱們眼見為實如何?”兆輝說道。

“還別說,下個月就要進行第一次海試。”朱總師還真跟兆輝較上勁了。

“那好,我給來個六代機的雙機編隊。咱們一言為定!”兆輝這是應下了朱總師的邀請。

“朱總師,咱們的國產首艘航母的動力是常規海試亥*動力?”兆輝問道。

“當然是亥*動力了。說起亥*動力,還有你的功勞呢。”朱總師一臉認真的的說道。

“怎麼和我扯上關係了?”兆輝一臉懵逼。

“按理說,亥*動力咱們的技術儲備倒沒有這麼快。可咱們的鄰居大毛國有啊。恰好他們也沒有能力再發展亥*動力航母。最主要是一個航母編隊,所需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太多,打造起來不少花錢。大毛國還是看重亥*潛艇。所以他們以前在烏裡揚諾夫斯克號上的亥*反應堆有沒有多大用處,就賣給咱們。只是提出咱們的亥*動力航母要承擔一部分大毛國的協防任務。當年你忽悠人家只保留亥*力量,其他的武器裝備交給龍國。看來你的觀點,已經根深蒂固的植入了大毛國的心裡。所以說,亥*動力還有你的一份功勞。”朱總師說道。

“原來是這樣。朱總師,可不可以這麼說,咱們的國產首艘航母因為有了亥*動力,應該電力轉化能力很富裕,可以這麼說嗎?”兆輝問道。

“那是自然。咱們的首艘航母是10萬噸。亥*反應堆動力綽綽有餘。”朱總師有點搞不懂兆輝問的意思。

“朱總師,你是大家,你自然知道,航母其實是防禦力比較弱的水面大型艦艇。它的防禦主要依仗驅逐艦和護衛艦。”兆輝說到這裡,看了看朱總師。

“說下去。”

“我想提高航母的防禦力。”

“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把電磁炮搬到航母上來。亥*動力航母有充足的電力,可以為電子炮提供充足的電能。我對電磁炮的定位,以進攻為輔,以防禦為主。進攻的時候,好理解,我就不說了。我說的防禦是密集型面防禦。我們試想,如果電磁炮發射的炮彈,是密集型的子母彈,在300到400公里的距離上,形成高度的密集型彈丸,就可以編織成一個密不透風,動能十足的鋼幕。任何**遇到這個密集型的鋼幕,都會被引爆。防禦效果應該很好。與其發射電磁炮單去攻擊一個目標,不如用幾萬顆密集型彈幕,保航母的周全。”兆輝解釋道。

“你還別說,你的帳算的有道理,難怪說,你是龍國的超強大腦。我找船舶電力的專家馬衛銘總師聊一聊。他解決了艦船中壓直流電力推進系統。這是一個很偉大的發明。”朱總師說道。

朱總師、馬衛銘總師和兆輝約在了一起,討論電磁炮上艦的電力供應問題。

按照馬衛銘院士的測算,目前我們在中壓支流取得的先進技術,支撐電磁炮上艦,能源不成為題,一部電磁炮可以採取三到四個電池迴圈提供電力。射速可以保持在每15秒左右一發彈丸。

兆輝提出以防禦為主,進攻為輔的策略。所以防禦時的彈丸要採用鋼幕形式,也就是說類似子母彈的結構。

最後大家討論的彈丸炸開的防禦面積要按照1倍左右的航母的尺寸進行防禦。彈幕散開的寬度在400米寬度,高度50米左右,形成一個20000平方米的防御型彈幕。每平方米的內彈幕顆粒與顆粒之間的間隔在40釐米,也就是說一平方米要有6.25顆彈丸顆粒,整個防禦面積的彈丸高達12.5萬顆。每顆電磁彈重量在125公斤。射程保持在100千米左右。

電磁炮形成的防禦性鋼幕不光可以攔截反艦**,還可以實現對空防空射擊。

朱總師建議在航母甲板上設定雙艦橋。增加的這部艦橋作為電磁炮的使用空間。

三人確定了主要的設計方向後,就開始聯合起草一個報告上報中央軍事首腦組織和海軍部。

三個月後報告批覆,同意按照雙艦橋設計改裝。原本一個月後的海試也被臨時擱淺。

電磁炮上艦倒是對航母的改動不是很大。主要是艦體結構不用做太大改進。只是要對電力供應做比較大的改進。

甲板上多設定了一個小型的艦橋。艦橋上安裝了一門450毫米口徑的電磁炮炮。

華豫省牡丹市405兵工廠負責研製電子炮的炮彈。每顆炮彈的重量達到驚人的125公斤,彈內的彈丸多達12.5萬顆。彈丸採用鎢元素合金鋼。

2017年三月份,各項工作準備完畢,開始進行舾裝。2017年7月1日,終於開始國產首艘航母的海試。

這艘航母由於使用亥*動力反應堆,航母的時速達到了驚人的32節。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10.07萬噸。航母的載機量達到了72架。

航母從博海灣出發,一直向南挺進。航母行駛到桑海海面時,從蓉城出發的12架六代機與航母在桑海海面匯合。

朱總師終於要見到六代機的著艦表演了。之間遠處一個小黑點,快速的移動,臨近航母還有五公里左右的時候,發動機熄火,憑藉其優異的氣動外形和擾流板進行滑行,幾乎降低到了和航母相同的高度,向著航母甲板滑行而來。六代機的起落架的輪胎幾乎和甲板只有10公分的高度,精準著艦,航母的阻攔索精準的勾住六代機的減速鉤,瞬間六代機穩穩的停在了航母甲板上。然後六代機的驅動電機,指揮六代機居然進行九十度平移,根本不需要拐彎。

六代機的起落架支援360度無死角的移動方式,這讓六代機可以任意空間移送,讓六代機快速進車和出車效率大大提高。

“這六代機的駕駛員的技術也太牛了,幾乎像教科書一樣準確。”朱總師說道。

“那是必須的。因為六代機的駕駛員是機器人駕駛。可以做到毫米級的精準操作。”兆輝解釋道。

“看來以後就是高科技的天下了。到處都是人工智慧。我看咱們的這個國產航母,未來使用人工智慧的地方或許很多,現在幾千人在航母上工作,也許升級後,能留下一半的人就不錯了。”朱總師感慨的說道。

“是的,軍事正在朝著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不知道未來有一天會不會出現無人航母。”兆輝道。

“江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科技的進步是永無止境。努力吧,龍國的軍工科技人員!”朱總師這次國產首艘航母後,就該退休了。據說接替他總師的是一位七零後的年青人。所以他在這次海試中,心中感慨良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龍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後來被命令為“帝都”艦。

裝備了30架六代機CJ21,40架五代機CJ20和2架預警機CY20

裝備有1130密集陣6部、450口徑電磁炮一門。

與四艘驅逐艦、六艘護衛艦、兩艘亥*動力潛艇和兩艘補給艦組成了帝都大型航母艦隊。

這艘航母艦隊的武力,可以在一週內滅掉一個中等國家的武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