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2020年的春節,龍國朋城翠華小區,10號樓1502室的視窗裡,飄散著柔和的燈光。

一家人都在準備年夜飯。因為,這家的兒子兆輝要回來和家人一起跨年了。

說起來,兆輝已經24歲了,24歲的兆輝和家人一起過年也沒有幾次。兆輝一直飛來飛去,忙著龍國的大事......

叮咚、叮咚...清脆的門鈴響起。兆輝的父母停下手中的活兒,彼此對望了一眼,齊聲喊出“一定是兆輝回來了。”還沒等父母說話。兆輝的二弟兆祥和三弟兆瑞,分別從各自房間衝出來,向門口奔去。

“請問這是兆輝兆將軍家嗎?”一個身穿龍國陸軍上校制服的軍官問道。

“兆輝是我大哥,我是他的二弟兆瑞。”

來的這名軍官,向兆瑞行了一個軍禮。這時候,兆輝的父母和兆祥也來到房門口。這名軍官又分別行了三個軍禮,跨上一步,握著兆輝父親的手。急忙 開口道:

“伯父您好!我是龍國特情局的寧幽,奉首長命令,來接你們去看兆將軍,請大家簡單收拾一下,趕快跟我走吧。”寧中校騰出一隻手,將口袋中的證件拿給了兆輝的父親。

兆輝的媽媽,看著寧中校開口道:

“兆輝怎麼沒回來?是臨時有任務嗎?”

兆祥也急忙問道“我大哥怎麼沒有提前打個電話?”

寧中校將頭轉向兆母,勉強擠出一絲微笑。

“伯母,兆將軍沒有任務,兆將軍生病了暫時回不來,大家隨我去見兆將軍吧,請大家快點收拾一下,車就在樓下。”

“啊!他得了什麼病?”

“嚴重嗎?”

“請大家不要擔心,兆將軍已經脫離了危險,從ICU病房也已經轉到了康復病房...”

“好、好、好”我們馬上收拾東西。兆父一邊向寧中校說話,一邊拉著兆母走向臥室。

前後不到十分鐘,大家就隨著寧中校來到樓下,鑽進掛著軍牌的考斯特裡。

隨車的還有一名部隊司機和一名扛著兩毛一軍銜的女少校。

女少校急忙拿出隨車的牛奶、麵包、牛肉乾遞給兆輝的家人。

此時此刻,兆輝的家人,心早就被懸了起來,哪還有吃東西的心情。

寧中校對司機說道“最快的速度去空軍機場。”

然後轉頭又對女少校說“通知朋城國安局,全程道路淨場。”

考斯特拉著警笛,向一支離弦的箭,射向夜幕。

朋城國安局的大屏幕上,考斯特顯示為一個快速移動的紅點。朋城國安局的周碩局長,一邊用眼睛盯著螢幕,一面用麥克風實時指揮著。

整條通往朋城空軍機場馬路上的紅綠燈,一路全綠。而前面幾個街區正在行駛的車輛,也都被交警臨時指揮到輔路上。

這種場面,從朋城建市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是不是有大人物來咱這裡了?”

“不對啊,怎麼沒有看見領頭的車隊啊?”

“是失火了嗎?,這警報聲也不是火警的聲音啊。”

“你聽,好像是部隊軍車的警笛聲。”

“我也聽到了”

“快看,這輛考斯特開的好快啊,至少200碼。”

“我滴個乖乖,這是飛車黨啊,咱朋城到底誰這麼牛逼?”

“莫非是哪個***。”

“我呸,咱朋城啥時候出過能全程淨場的***.......”

僅僅二十來分鐘,考斯特就停在朋城空軍機場的停機坪上。一架塗裝Y002的胖妞20運輸機早已整裝待發。

寧中校第一時間拉開車門,攙扶著兆將軍的父母下了考斯特,登上了胖妞運20。

5分鐘後,這架運20就拔地而起,向北朝著帝都飛去...

這架運20密閉性很好,顯然是做了專業化處理。內飾讓人看起來很舒服,沒有一點傻大笨粗的感覺。顯然這是一架擔負高階指揮任務的首長飛機。

兆將軍的一家人,各自坐在舷窗的沙發上,一言不發。兆父拿出一根0字頭的軟華,點著後,狠狠的吸了一口,憋了很久,煙霧才從鼻孔中緩緩冒出來。

如若是民航客機,是不給抽菸的。可是這是一架首長指揮型飛機,又是特殊的原因,所以兆輝的父親即便抽菸,也沒有人干預。飛機內的空氣淨化系統很強大,即便抽菸,也不會有濃烈的菸草味。

兆父的思維也隨著飛機拉昇的高度,飛的很遠很遠......

1996年10月的第一天,朋城醫院婦產科產房裡發生一件怪事。

一個男嬰隨著龍國華誕的鐘聲一起降生,一分一秒都不差。

怪就怪在,這名男嬰卻是一個5個月的早產嬰兒。按理說,十個月才是懷胎分娩最正常的時間,五個月就分娩,胎兒一定發育不完全。

放眼全球,也沒有五個月分娩就能成活的嬰兒。這名嬰兒卻順利分娩,而且發育非常好,啼哭聲音還超級洪亮、超級大。

但是嬰兒的體重卻只有1斤7兩,身長也只有20多釐米。

嬰兒第一時間,就被送到恆溫保育箱裡,由於嬰兒的嘴巴太小,只能用針管餵食特製的營養乳液。

大家都認為這個孩子活下來的機率可能不大,畢竟發育少了五個月。但是醫護人員還是精心照料這個可憐的孩子。

這名嬰兒的食量卻超級大,一天一夜需要12次進食,四個護士圍著這個小家夥還有點忙不過來。

這名嬰兒的父母,對這個孩子能不能活下來,都不敢奢望。但是他們希望能發生奇蹟。這是他們兆家的第一個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對夫妻每天都會來四五次,隔著保育箱看看孩子。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孩子的發育是一天一個樣,如有神助般的成長。

小家夥又彷彿是個餓死鬼,每天的進食量,趕上了三四個嬰兒的標準。

一個月下來,小家夥的體重已經達到了17斤,身長也達到了78釐米。這下樂壞了孩子的父母。

四名護士不知道抱著孩子拍了多少張照片,這成了她們從事婦幼工作中最有成就的事情。

這個奇蹟不脛而走,一個月來,龍國各地的嬰幼兒醫學專家、生命科學專家、基因專家紛紛趕來,都要親眼見證一下這種生命奇蹟。

全球各地的新聞媒體,更是搶先報道採訪。就連某牛和某利這幾家知名奶企,紛紛搶著要簽約,主動提出承擔孩子所有的牛奶、營養品乃至以後的成長教育費用。

一時間,龍國神嬰成了全球電視最霸屏的新聞。某虹、某海、某信幾家電視生產企業也來湊熱鬧,爭著要求24小時電視冠名的直播......

隨著97龍國H港迴歸的新聞報道,才讓人們的視線得以轉移。龍國神嬰也已經滿10個月了。孩子的父母給他起義了個名字叫兆輝。

兆輝的生長速度在大家看起來超乎異常。可是,接下來發生的神異,那才顛覆人們的認知。

兆輝的神異之處,除了兆輝的父母,外人知道的並不多。兆輝的身體,具有極強的細胞分裂發育能力,超強大腦處理能力和肌肉記憶能力。

十個月,兆輝已經長到了1米多,體重將近40斤。達到正常2歲幼兒的身高和體重。而且兆輝已經學會了走路,並能簡單的對話。

兆輝的最大愛好不是玩具,卻是看電視和看書。包括兆輝在內都不知道的是,他大腦的發育速度,遠勝於身體骨骼的發育速度。

兆輝的大腦皮層十分活躍,對聲音、文字和影象具有超強記憶、辨識和推演想象能力。

兆輝的父親是一個煤炭能源專家,母親是朋城大學圖書館館長。

兆家藏書十分豐富,涉及水文、地質、工程、採礦、冶金、機械制造等諸多自然科學書籍。

兆輝的父親,還有一臺康博電腦。兆輝在家中猶如墜入知識的海洋。兆輝的父母,本來工作就很忙,看到自己的傻兒子,整天抱著本書,不皮不鬧,也懶得管他。

母親上班的時候就帶著兆輝去圖書館。小兆輝用了一年的時間幾乎讀遍了家裡和朋城大學圖書館的所有書籍。

安靜的兆輝,靜好的歲月。

時間很快來到1998年。2歲的兆輝長的卻像五六歲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兆輝大腦積累的知識,已經遠勝很多研究生的水平。完全可以說是一個超強大腦。

20世紀末,全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在快速膨脹。

龍國殲十開始首飛。父親的電腦也已經換成了視窗95作業系統。兆輝竟然坐在電腦前,像模像樣的自學起了編程技術。

五月中旬的一天,小兆輝竟然嘗試著黑進了龍國氣象局。他調取了萇*江水文資料,並製作成圖表,玩起了數據分析。

分析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98年萇*江全域水文資料和54年歷史留存整理的資料十分相似。

1954年波*陽湖和洞*亭湖連降暴雨,發生特大洪水災情。小兆輝將1998年的圖表資料與1954年對比,經過分析,他得出的結論是:

1998年極有可能發生特大洪水災情。

小兆輝想用自己的方式,來提前給龍國預警。但是以他這個年齡,沒有人會相信。他決定用資料來說話,畢竟資料最有說服力。

小兆輝以匿名郵件的方式,將分析結論發送給了龍國氣象局。

沒想到這封不起眼的郵件,卻在龍國掀起軒然大波......

叮鈴鈴,龍國總理,桌上的紅色電話機響了起來。

“你們彙報的情況十分重大,資料你們測算驗證了嗎?”總理嚴肅的在電話裡問道。

“報告總理,我們已經反覆演算過了,可以確定是屬於大機率事件,我們需要當面彙報。”電話那頭龍國氣象總局任鋼書記認真的答道。

“你們馬上過來,我當面聽取你們的彙報。”總理說完就結束通話電話。

這一夜,總理辦公室的燈,一直亮到天明。

第二天上午11點,抗洪救災的一系列命令,從政務院到省到地市、到縣城、到鄉鎮,都被快速傳達和佈置。

軍隊行動起來了;各級**行動起來了;新聞媒體行動起來了;各社會團體行動起來了;全社會就像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

從7月下旬至9月中旬,萇*江先後經歷了7次超級洪峰。其中,華蘇省楠jing站,7月29日出現最**位10.14m,這是有史以來記錄資料的第二高位。

當大家站在被提前加固的堤壩上,看著湍急的洪峰從腳下流過,心裡都是一種慶幸。也為國家有精準的預警能力而自豪,這真是天佑龍國!

雖然很多部隊被提前作為預備隊隨時待命,但是,因為精準的預測,奔騰的洪水一直處在可控的範圍內,所以預備隊一直沒有拉上去,也算是有驚無險。

人民的生命財產得以保全,經濟損失也降到最低。

小兆輝第一次用超人的智慧,創造了奇蹟,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小兆輝的神異這才剛剛拉開帷幕。

兆父被指間的菸頭突然燙了一下,這才把思緒收了回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