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點頭認可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奇絲妙剪”年輕的老闆姓戴,三十掛零,是個有心人。

戴老闆精明也有背景。他的父親是市人大常委,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他大學畢業以後,有三條路可供選擇。

——從政、搞科研、下海經商。從政風險太大,他父親不看好;搞科研太清貧、太寂寞,他自己不看好;剩下的就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下海經商。

戴老闆下海經商與很多“官二代”不一樣。他父親的官不大不小,影響力不足以讓他“獨霸一方”,從而財源滾滾。他也不想拼死拼活去苦幹加巧幹。他是不願意被別人說成啃老族,才開了這家“奇思妙剪”美髮店。

美髮店賺不到大錢,但收入比當一個乾淨的公務員是綽綽有餘了。

開美髮店還有一個好處,戴老闆能夠結交一批官場朋友。他結交官場朋友又與別人不同,他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茶餘飯後的“八卦”。

誰也想不到,戴老闆做生意更八卦。別人開店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買賣公平、童叟無欺。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真不二價”,至今還高懸在杭州的胡慶餘堂。

戴老闆反其道而行之,他是專門欺負童叟和平民百姓。他不是不二價,而是有三價、四價。

相同的服務項目,“奇思妙剪”的價格是普通髮廊的一至兩倍,自然來客是一概不打折的。

自然來客往往一看裡面的價格表,立馬便轉身走人了。

在“奇思妙剪”開張之前,戴老闆給不同時期的老同學,小時候的哥們兄弟,以及他老爸工作過的單位領導,發了會員卡。

會員卡可以打六折,開發票打八折,辦充值卡打五折。唯一不打折的是服務質量。

戴老闆重視每個服務的細節,這一點不是一般的髮廊,能夠做的到那麼精益求精的。

一開始,很多朋友說,戴老闆,你這樣可不行,肯定開不下去。

不曾想他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原因是他佔據了浦東大半個高階市場的份額。

王秘書是第一次來“奇思妙想”,他是跟著韓書記來的,戴老闆不但沒有按照原價收錢,而且還送了會員卡給他。

當王秘書返回“奇思妙剪”的時候,戴老闆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人回來一定同韓書記有關,搞不好還會與菊珍*黃有關。

不出所料,王秘書勁直來到了他的面前,提出來讓給韓書記服務的理髮師和洗頭的小妹,到他們區委去一趟,韓書記有請。

很八卦戴老闆表面上彬彬有禮的同意了,內心裡是歡呼雀躍。——他彷彿看見了下一個版面的八卦新聞。

王秘書並沒有送菊珍*黃他們進“奇思妙剪”,他在離門口十幾米的地方停車了。

等到菊珍*黃他們兩個人回來了,戴老闆一副隨隨便便的樣子,分別找他們兩個人聊天,瞭解情況。

菊珍*黃他們兩個人沒有“串供”的想法,自然也沒有“串供”的可能。

事情的經過,他們兩個人幾乎是一般無二。

不同的是對於這個事情的看法。

菊珍*黃說,“估計那個髮廊開不下去了,韓書記希望我們去幫他忙。”她是不是真的這樣想的?難說,不排除小姑娘幫韓書記說話的可能。

理髮師說的就有點含糊其辭,“那裡的生意,如果按照我們這裡的經營模式,肯定能夠攢點錢,領導應該是想幫我們哪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戴老闆說,“幫你們的忙,是毫無疑問的,你們準備什麼離開這裡?”

“戴老闆,這些年感謝你看得起,如果你不同意我走,再好的機會,我也絕對不會離開奇思妙剪。”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為什麼不同意?是不是還有什麼難處?”

“那裡的生意,如果是我去做,肯定做的起來,只是聽韓書記的意思,我們把那個髮廊盤下來,估計資金不夠,你說憑小黃才做了幾個月,她哪裡拿的出四、五萬塊錢?”

“哈哈哈,葉工,韓書記讓他的秘書過來,這說明他是真心實意想讓你們盤下來。真的是他想讓你們接手,資金肯定不是問題。”

“戴總,那他提資金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啊?”

“我估計他希望你們能夠自己有資金更好,這樣他就輕鬆一點,你說呢?”

“道理不錯,可是我結婚以後,手頭上真的沒多少錢了。”

“我知道,如果說我全部投資,你們去那邊負責,然後我們三個人三一三十一分成,你會同意嗎?”

“三一三十一?你的分成太少了,小黃的分成是不是太多了?要知道資金是你的,技術是我的,她頂多就是洗洗頭,收收錢。”

“葉工,你是不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你以為沒有小黃,你能夠碰到這樣的好事嗎?我可以坦率的告訴你,沒有她你拿不下來,就算是拿下來了,生意也做不起來,信不信?”

“那是有可能,這樣吧,那邊讓小黃對經理,你四,我們三。”

“分成她四,我們三,她當經理,除了韓書記,她不給任何人洗頭,大不了多招幾個小姑娘洗頭,一開始,有你一個技師應該夠,怎麼樣?”

“可以,你同小黃說了你的打算嗎?”

“還沒有,你現在去叫她過來,我們三個人商量商量再看情況,我們先別說她四,免得她想多了。”

有戴老闆和葉師傅兩個人合夥,菊珍*黃考慮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同意了。

菊珍*黃並不是沒有同感,沒有猶豫,沒有擔心,而是她在信賴韓書記的基礎上,發覺了這是自己真正飛出雞窩的唯一機會,哪怕是擔一點風險,她也要試一試。

——她不相信這個世界上就真的沒有一個好男人!

第三天,理髮師小葉將他們三個人的意向,告訴了王秘書,當天下午就將那個髮廊,以五萬的價格盤下來了。

於是“奇思妙剪”有了第一家分店,戴老闆親自負責了分店的籌建和營業執照的申辦。

分店與總店的經營理念包括模式是一樣的,它們最大的區別是,外觀上,總店更氣派,分店很低調。總店的裝置卻落後於分店。

分店第一個月沒有盈利,第二個月以後業務便節節攀升了。

什麼原因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當區委、區政府的幹部們,慢慢的發現,韓書記總是到這一家“奇思妙剪”來洗頭理髮後,很多人開始將理髮的中心點,轉移到了這裡。

尤其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大老闆、企業家,他們也紛紛以光顧“奇思妙剪”為榮。

很多幹部倒不是為了討好“奇思妙剪”,更別說討好年輕的小黃經理,他們來這裡,更多的是為了增加同韓書記打照面的機會,包括反映情況、匯報工作的機會。

菊珍*黃就是這樣起飛的,不排除有的人會妄加猜測,也不排除有的人會跟蹤追擊,但是他們給任何人留下話柄。

戴老闆沒有收穫到期待已久的八卦新聞素材,倒是意外的嘗到了開分店的甜頭。

菊珍*黃經營管理的老師是戴老闆,但是她的悟性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兩三個月以後就把分店打理的井井有條,生意是風生水起。

分店的生意出奇的好,營業額很快就趕上了總店的。總店的房租貴多了,它的利潤便比不上分店了。

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黃姑娘變成了小黃經理,到了後來,戴老闆帶頭喊她“黃總”了。

黃總像換了一個人,她的膚色是越來越水靈了,穿著是愈發時髦了,整個人的精氣神有了神奇的變化。

當年的大年三十,戴老闆親自開車送了葉工和“黃總”回家。

在正月與老同學們的聚會上,同那些還在讀大學的姐妹們相比,有點刻意高調的“黃總”,差不多成了姐妹們眼中的成功人士。

菊珍*黃大概也覺得開發廊好說不好聽,由此,她只是說自己在上海做生意。她的成功和高調,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也讓兩個人憂心忡忡。

這兩個人是菊珍*黃的父母,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更擔心女兒是不是沒走正道。他們在女兒返回上海的時候,提出來去上海看看花花世界。

其實他們自然是想看看女兒到底在幹什麼營生。

到了上海以後,父母一看見“奇思妙剪”是個髮廊,他們心裡是有苦說不出的,直到玩了幾天,也看了幾天之後,他們才轉憂為喜。

黃總父母在上海玩了十幾天,韓書記沒有出面招待他們,倒是戴老闆請客的時候,韓書記過去作陪了一次。

戴老闆請了葉工、王秘書、還有自己的父親作陪,韓書記沒有公開身份。

黃總父母看見女兒打交道的都是正兒八經的人,再加上對年輕的兩個合夥人印象不錯,這才歡天喜地的回家去了。

這次父母來,讓春風得意的黃總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父母在戴老闆請客的時候,很認真的要求他們三個人,要低調做人。

在父母說要低調做人的時候,黃總注意到戴老闆的父親,還有韓書記都點頭認可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