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打不相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夫君, 這是怎麼了,怎麼弄的?”嚴玉華看到臉上帶著傷口的趙九福不由心疼起來, 連忙招呼人去喊大夫過來, 一邊又要幫他上藥。

趙九福倒是滿不在乎的說道:“在軍營裡頭跟指揮使玩了一把角力, 我贏了。”

嚴玉華聽了十分無奈,瞪了一眼趙九福說道:“夫君, 你不是說去拜訪指揮使大人嗎,怎麼還跟他角力起來了, 這要是傷了和氣可不好。”

趙九福卻哈哈大笑道:“要是不贏了這場角力,外頭的那些人也來不了,這下子咱們去瓊州府一定能安安穩穩的,至少安全不用擔心。”

嚴玉華有些好奇的打量著外頭的一隊人,看著大約能有五十人左右,一個個都穿著軍裝, 雖說沒有帶鎧甲, 但往哪兒直挺挺的一排還真有幾分威風凜凜。

趙九福臉上只是青了一塊, 粗略的上了藥就成了,很快他們一行人就從客棧出發,如今有人在手, 趙九福也沒打算繼續停留。

魏昌平送給他帶路的人叫二馬,看著是個瘦瘦小小猴子似的人物, 長著一雙倒三角的眼睛, 就是屬於那種一看就不像是好人的那種。

但二馬此人倒是十分會來事兒, 跟著過來之後就把趙九福帶過來上上下下的人都認清了, 在趙九福跟嚴玉華說話的功夫,居然就跟青竹打成了一片。

這位二馬嚮導不但熟悉瓊州各地的方言,能說官話,據說還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瓊州各地都熟悉的很,是典型的地頭蛇。

不過對著趙九福,二馬倒是客客氣氣的說道:“趙大人您是不知道,我娘雖然是中原人,但我爹是越人,像我這樣的,越人不把我當自己看,中原人也不把我當自己人,真的是兩面不討好,這不是沒辦法才學了這麼多的方言,出來當個嚮導討飯吃。”

他說的話趙九福只信一半,不過魏昌平把人交給他的時候倒是說了一句,這位二馬別的本事沒有,說話的功夫確實是一等一的。

於是趙九福也不嫌棄他聒噪,索性讓嚴玉華和盧嬤嬤蘭心坐在一輛車上,自己帶著青竹跟二馬坐另一輛車,一路都問他瓊州府的事情。

這位二馬也擺出一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架勢來,趙九福想到的問題他會回答,沒想到他也會順著話茬說出來。

趙九福一路聽下來,倒是真心感激起魏昌平來,能在抵達瓊州府之前瞭解到這些情況,總不至於讓他到時候兩眼一抹黑,什麼人都不熟悉了。

不過瓊州府看似偏遠,關係倒是一點兒也不比朝中簡單,不說別的,光是朝廷的力量和屬於瓊州本地的力量,就造成了一種很複雜的局面。

趙九福看了看外頭的那些侍衛,倒是安心了一些,若是他單身上任的話,或許那些官員不會把他當一回事,但有魏昌平的撐腰就不同了。

趙九福再次感激了一下遠在京城的大皇子,雖說來到瓊州是一個意外,但大皇子確實是做了他的靠山,還送了一座鐵靠山過來。

趙九福並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大皇子此時此刻還在感激著他,這話就得從趙九福送出那顆星空石開始,這塊看似普通,只是長得好看,還不是大周朝人喜歡的軟玉型別的石頭,卻給大皇子帶來了極大的轉變。

大皇子並不像那些說過就算的高位者,他答應了趙九福會隨身攜帶,就沒有將星空石存在庫房裡頭積灰,即使是睡覺的時候也沒有讓人將這塊石頭放開去。

於是在有生以來第一個安眠之夜過後,大皇子自己也覺得十分驚奇,一開始只是以為最近事事順心,皇帝又嚴懲了後頭兩個弟弟的母族,所以他放鬆了才會如此。

但天氣漸漸冷了之後,大皇子只覺得自己的睡眠越來越好了,以往入冬到之後一直到夏季,是他睡眠最差的時候,時常整夜整夜不能睡著,一直睜眼到天明。

但是這一年他不但能睡著,睡著之後也不是噩夢連連,反倒是一夜無夢。

一次兩次還能說是巧合,但一連十幾天都能睡好,甚至臉上的黑眼圈都消失了不少,大皇子不得不懷疑是不是趙九福送的那塊石頭真的有奧妙。

他忍不住想到隕星之類的傳言,私底下找來幾個可以信任的太醫檢查這塊石頭,但星空石既然是天然行程的,並且是外星產物,這幾位太醫自然是檢查不出什麼來。

倒是大皇子睡得好之後起色也好了許多,搭配著太醫院的溫補 藥房,這一年的冬天不但沒有生病,反倒是身體健康起來。

太醫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有的太醫堅持是他們多年的治療有了效果,所以大皇子的身體才慢慢變好了,但有的太醫卻覺得這塊石頭確實是有奧妙,說不定就跟龍涎香似的有藥用作用,甚至還請示大皇子能不能刮下一點來配藥。

大皇子自然不會允許後者,他現在已經徹底的相信這塊石頭是隕星了,天外隕星有特別的用處也是正常,但刮下一部分之後會不會失去這種效果,反正大皇子是不想冒險的。

他心中想起已經遠在瓊州的趙九福,濃濃的感激之中夾雜這愧疚,這麼好的隕星石,可不是一塊玉佩能比的,只是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他暫時是不能還回去了。

大皇子身體變好,最高興的人除了皇后和呂家之外就是皇帝了,他原本就疼愛大皇子,十分滿意他的才學,如今聽著太醫的稟告更是高興不已,當下賞賜不少。

一直身體孱弱的大皇子身體一日日的變好,眼看著氣色都紅潤了不少,甚至後面有傳言大皇子身邊的妃嬪已經有人有孕,朝中大臣們不免想的更多。

朝中的風雲與趙九福無關,他現在要面對的是瓊州府的當地官員。

前頭說過前一任瓊州知府病死任上之後,知府的位置空懸了一年,都是由當地豪族出生的閩文閩同知在管理,這位閩文其實也不是正統的當地人,但閩家在當地紮根多年。

閩文剛剛邁入四十歲,作為正五品的同知,在當地出身的官員之中已經是極高了,但閩文顯然並不滿足,在他看來瓊州知府非自己不可,誰知道時隔一年,他沒有升職不說,朝廷還派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下來。

閩文心中十分不服氣,在知道趙九福已經抵達瓊州的時候不但沒有去迎接的意思,甚至還強令手底下的官吏去迎接,明擺著要給趙九福一個下馬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倒是他手底下的焦巴勸道:“閩大人,這位新來的知府咱們還不知道深淺,也不知道朝中的背景,若是一開始鬧得太難看的話,以後再想要迴轉就難了。”

在焦巴看來這位知府在瓊州待的時間肯定不會太長,何必在一開始就把關係鬧得太僵,雖說瓊州府是他們的地盤,但作為頂頭上司,知府要是不合作的話許多事情都極為難辦。

焦巴與閩文不同,雖說都是瓊州府的大戶出生,但焦巴家中其實是從商的,他花費了無數的功夫才爬到通判的位置,年紀不如閩文大,卻比他穩重許多。

閩文聽了卻冷笑道:“怕他做什麼,一個朝廷命官在京城待的好好的,突然被貶謫到咱們瓊州來,肯定是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焦巴卻皺了皺眉頭,低聲提醒道:“但是大人,那趙九福年方二十,剛剛弱冠,聽聞還是陛下給起的字,若是無依無靠的話,他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孩兒怎麼能坐上知府的位置?”

閩文卻不耐煩聽他的話,瞥了他一眼嘲笑道:“焦巴,你是不是家裡頭的鹽巴吃太多,把腦子給吃壞了,你看過皇帝寵愛的人往我瓊州來嗎?”

焦巴眉頭微微一皺,暗道不遠處的瓊州營裡頭不就有一個,當年您老在那邊吃到的教訓難道還不夠,但眼看閩文不耐煩的樣子,他也不敢再說什麼。

閩文不但聽不進去焦巴的話,心中還特別的生氣,他慣來驕傲,不服氣趙九福的地方不但有嫉妒,更有因為這位是年輕才俊的原因在,只等著他焦頭爛額不得不朝著自己低頭。

焦巴轉身到了外頭,卻不願意隨著閩文一路走到死,反倒是私底下讓人去盯著那位知府大人的行程,若是有什麼異樣就趕緊給自己傳話。

他跟自大的閩文不同,瓊州知府在閩文坐上同知之後連續換了三任,第一任平平無奇還好,第二任卻是被閩文擠兌走的,第三任更是病死在任上。

隨著閩文做事情越來越沒有章法,焦巴就暗地裡覺得不大妙,朝廷是不會允許一個瓊州當地人一位做大的,而瓊州營那邊的魏指揮使可是跟朝廷關係十分緊密。

果然,朝廷派來了趙九福,趙九福雖然民生不揚,但就是這樣才可怕,一個沒啥名氣的小子,在才二十歲的時候就坐上了知府的位置,要沒本事他是絕對不相信的。

很快,趙九福先去了一趟瓊州營,帶著一隊人馬朝著瓊州府過來的訊息傳到了焦巴的耳中,他第一反應是告訴閩文別太過了,但隨即一想卻又把人喊住了,換了一個做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人生若初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