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原告陳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鄭遠總算盼到了過堂之日,但當然沒有料到竟然會行公審,他還從未曾當著這麼多人面前說話陳辭,但也並不如何緊張,只是當見以毛維為首那批官員,這時都冷冷看向他的時候,心尖忍不住還是抖了幾抖,不過在主審薛少尹那雙平靜溫和的目光安撫下,又很快穩定了情緒。

自從下定決心來府衙舉告,他早已沒有了其餘退路,若這回不能為兒子討回公道,別說再無報仇雪恨的機會,甚至自己也會因為誣告反坐。

周律有定,凡捏造事實告無罪者入罪,或使輕罪者被叛重罪,告人者要按其誣告他人之罪受懲。

也就是說,鄭遠告丁梧亮故殺,若被證實為誣告,那麼他便會承擔故殺罪被判斬決。

這也是鄭叟起初反對兒子告官的重要原因,太原府從前可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貧苦百姓被惡霸欺殺,舉告官府,結果反而被判誣告,甚至不需被告一方施以報復,一條性命便斷送於貪官汙吏手上。

平民百姓不通律法,多數不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卻都很清楚大周律中關於誣告反坐的規令,也明白諸多官員與豪貴勾結的現狀,是以遭遇不平,要麼忍聲吞氣,實在忍無可忍,也沒有多少人向官府舉告,從前晉陽城中便有一人,因妻女被惡霸姦殺,乾脆投奔盜賊,設了埋伏暗殺仇人,就此落草為寇,靠著打家劫舍為生。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決心與血性,比如鄭遠,家中有妻兒老小,並非孑然一身,當然不可能如此快意恩仇,對他而言,最切合實際的方式只有向官府舉告。

舉告之後等待審決的日子,對鄭遠實在莫大煎熬,不過讓他看到期望的是,薛少尹不僅受理了他的告狀,而且對於他厚著臉皮提出的要求,也都一一滿足,不僅是給予了糧食衣用,甚至還安排予他相對寬敞的安身之處,又承諾日後保他一家生計,亦不用擔憂會引晉陽丁報復。

他還有什麼好懼怕的呢?

這時,鄭遠打醒精神回應薛少尹的提問,有意敞亮開嗓門,他便是要觀審眾人聽得一清二楚,他可憐的長子,兩年前是怎麼被丁梧亮這個喪盡天良的惡徒活活打死。

“草民鄭遠,居晉陽縣東於村,自祖父一代時,便為晉陽丁家佃農,我家大郎兩年之前,才滿十五,因莊頭苛扣收成,與之發生爭吵,丁梧亮得知後,帶著七、八個家丁,對大郎拳打腳踢,草民當日因小兒患疾,與妻子帶著小兒往五里之外曇華寺求診,返家後才知大郎竟被丁梧亮等毆殺。”

陸離還未問話,毛維便先開了口:“你既不在當場,又怎知事實如何?莫不是道聽途說,抑或是有心誣告吧!”

“毛府尹,今日你並非主審官,不應打斷詢問。”十一娘想也不想便出口警告。

她料到毛維今日會來督審,是以才來為陸離保駕護航,畢竟賀燁雖然也有這本事,但一貫是蠻不講理之人,並不方便與毛維理論。

“本府不過是聽見可疑之處,這才質問而已。”

“既是可疑之處,便不該以道聽途說與誣告定論,毛府尹從前也擔任過大理寺卿,理當明白如此逼問,有威脅之嫌。”十一娘說道:“毛府尹還請稍安勿躁,但聽薛少尹盤詢,不要擾亂庭審秩序。”

“晉王妃明顯有意包庇原告!”不怕死的張三叫囂一句。

陸離一拍鎮木:“本官開審前已經申明庭審紀律,不得喧譁刑堂,衙役聽令,將此喧鬧者驅逐出外。”

諸衙役雖然從前都聽令於劉力,不過倒也不是什麼毛黨死忠,眼看薛少尹有晉王及王妃撐腰,並不畏懼毛府尹,這時也不敢違令,甚至有兩人搶先眾人一步,上前便把張三拎著便走。

毛維的臉色當然不好看,十一娘卻也沒有自辯的打算,彷彿沒有聽見剛才那人叫囂什麼一樣。

羅六郎這個觀眾倒是心情澎湃,心說晉王妃看上去柔弱溫和,沒想到竟然當眾教訓毛維,還真是巾幗不讓須眉,難怪一貫眼高過頂的九弟叮囑自己要與晉王妃交近,不可與毛維黨過從,這些時日一連發生的幾樁事,足見晉王妃之果敢,毛維看來這回的確沒有勝算,太原府還真要變天了。

倒是馬大叔等平民,並不怎麼驚詫晉王妃的當眾警告,在他們的認識中,毛維雖是太原尹,到底只是官員而已,原本就不如晉王妃尊貴,被喝斥是情理之中。

然而諸如孟九郎等豪貴子弟卻是知曉毛維為太后親信的,其實並不用懼怕晉王,晉王妃雖然也得太后信重,畢竟只是女子,沒有官職在身,論來不應干涉政務,可眼看著毛維這時竟然沒有反駁晉王妃的警告,一副怒不敢言的情態,顯然落了下風,心裡不免在衡量,看來晉王妃確然是得了太后囑令堅定不移主張新政,連毛維也不得不存忌憚。

又聽薛少尹問那原告:“案發當日你既不在現場,是如何知道令郎是被嫌犯毆殺?”

“草民雖不在場,老父卻聞訊而至,見大郎被毆打,苦苦哀求丁梧亮手下留情,卻也挨了一頓拳打腳踢,老父年邁病弱,實在不能阻止惡行,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郎被狂徒惡僕毆殺。”說到這裡,縱然鄭遠是七尺男兒,也忍不住落淚,引起旁觀眾人一片嘆息。

“傳人證鄭叟上堂。”陸離說道。

作為主要的見證人,鄭叟今日一早便被帶來了官衙,事到如今,他當然不會再想著息事寧人,自報姓名之後,便在主審的詢問下,說起了當日經歷:“那日犬子及媳帶著小孫兒去佛寺求診,長孫一如往常下地勞作,老朽因為病痛,在家休養,聽鄰人報訊稱長孫被毆,老朽立即趕去,卻見是丁四郎及莊頭、管家丁駟等人圍著長孫拳打腳踢,當時長孫已經昏厥,是死是活不知,老朽又急又悲,自知不能阻止暴行,唯有膝跪哀求,丁駟喝斥老朽是找死,亦對老朽拳打腳踢,老朽親耳聽聞丁四郎問眾打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叟悲泣不止:“原話是‘這小崽子還有沒有活氣’,莊頭丁伍探了探大郎鼻息,說人還沒死,丁四郎一腳便向大郎頭上踢去,那一腳踢得大郎口鼻流血,丁四郎又道‘小崽子骨頭倒硬,險些閃了我腳踝’便摸出一把匕首來,割斷了大郎喉嚨,這些人,這些人是親眼看著我家大郎咽了氣,才肯罷休,丁伍甚至衝諸多佃農叫囂,這便是不知死活該當下場!”

事情雖然已經過了兩年,但鄭叟當日是親眼看見孫兒被毆殺,他雖然因為懼怕丁家勢大,當時不敢討回公道,可這兩年來,卻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忘記當日的慘烈,丁梧亮的囂張嘴臉甚至夜夜都出現在老人的噩夢之中,他這時當眾將這些事情說了出來,才覺堵在胸口兩年以來的鬱結略微疏緩,可心中的悲痛卻如洪水決堤,雙膝一軟,匍匐痛哭。

馬大叔等百姓聽聞這出慘劇,盡皆義憤填膺,不少人都紅了眼眶,甚至有許多心腸軟的男子,這時忍不住也流下了同情的眼淚,只是因為有張三的前車之鑑,眾人都不敢議論喧譁,只那嘆息聲此起彼伏,還夾雜著不少哽咽。

丁梧亮真真該死!

這是除了少數毛黨擁躉之外,甚至連那些正在觀望的豪貴子弟由衷萌生的心聲。

晉陽豪貴雖多,紈絝也不少,但卻倒不是個個惡霸,他們也未必看得起佃農平民階級,只不過丁梧亮與鄭大郎無怨無仇,連口舌之爭都論不上,竟如此狠毒地將人活活打死,莫說士人君子對此罪行心生鄙惡,便連諸多紈絝子弟,也都認為丁梧亮太過歹毒。

鄭叟父子的陳述,已經被紀錄成文,陸離過目後,交遞晉王、毛維相繼稽核,確定與當堂陳辭並無出入。

“據鄭叟口供,丁梧亮等並非毆人重傷致死,故不能適用鬥殺、過失殺等罪刑,因而本官認為,當以故殺定罪。”陸離說道。

賀燁頷首而已,憑他不學無術的名聲,可不該通曉律法,當然是薛少尹怎麼說就怎麼斷。

毛維卻有質疑:“僅憑原告父子兩口供,不足以證明丁四郎有罪吧?”

“案件當然還要再經核實。”陸離也不在意毛維的質疑,輕輕一挑眉梢:“帶丁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