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花落知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92、花落知年

十年的時間似乎一眨眼就過了,在燕弘的堅持下,新政有條不紊的實施起來,也就是這時候,君長寧漸漸開始展現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才華。他身上帶著那麼多的智慧結晶,也許並不是都適合這個年代,但總有一些拿出來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從戶部侍郎到戶部尚書,再一躍成為三公之一太傅職位,正一品的官職已經足以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君長寧用自己的才學讓那些反對的人啞口無言,百姓的愛戴更是他加官進爵的聲援。事實上如果不是他一位的推辭,燕弘恐怕是會將世間一切最好的都交給他。

十年之間發生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李家的覆滅,在外人看來,皇帝對李家動手,最大的原因就是李閣老逝去,李家那幾個浪蕩子不知道收斂也就罷了,還藉著皇后的勢狐假虎威,一時之間竟有當初三王之亂的囂張,如今的皇帝不是先帝,怎麼可能容忍這些。

李家覆滅,永寧廢后的開端就是李家嫡長孫私入宮廷,甚至****宮女,在被撞見之後居然還杖責死了那時候的太監,等這件事爆發出來,皇后求情也毫無作用,燕弘對李家忌憚已久,怎麼可能不趁機下手,甚至以私德敗壞之名義將皇后直接廢了,李家這些年在朝中的勢力大不如前,就是李閣老生前培養出來的人,面對這樣的子弟也沒有死命支援的打算。

君長寧卻知道,這一場廢后之戰是燕弘早就開始準備的,在李閣老示意坐下學生給皇帝施加壓力的時候,李家的覆滅就已經成了定居。聰明一世的老人恐怕不會知道,在皇帝的可以縱容下,他的孫子會變得越發紈絝,無法無天直到送了一個天大的藉口,讓皇帝光明正大的置辦了李家。

廢后李氏是李閣老的嫡長孫女,從小就是金嬌玉貴的長大,雖然看著溫柔嫻淑,其實卻是個囂張跋扈的性子。李閣老跟燕弘聯盟的時候,她便作為犧牲品出嫁。燕弘雖然那時候年紀已經不輕,但常年習武體格健碩,又是一副文人的溫文長相,即使渾身氣度冷厲了一下,也立刻吸引了少女的心。

一開始的時候,燕弘對李氏還有幾分愧疚之情,畢竟那時候他還未準備對李家動手,他並不是多麼薄情之人,如果不是李家踩到了他的底線,也不會惹來滅族之災。只是一開始他就決定了,李氏是不可e給他孕育子嗣,一個擁有李家血脈的子嗣,難免會造成外戚勢大的局面。

李氏不明白這一點,如果她安安穩穩的待在皇后之位上,將來會成為另一個沒有血脈的,皇帝的太后,只可惜越是看不穿越是心狠手辣,頻頻對燕弘僅有的幾個子嗣下手。終於將燕弘的一絲愧疚也消耗殆盡,最後落得一個老死冷宮的下場。

燕弘登基時只有兩兒兩女,登基十年後宮居然一無所出,朝中自然議論紛紛,當眾人的視線從新政上轉悠回來,就發現問題所在的,心中對皇帝的身體健康多有猜測,但也沒有人敢直接發問,只是表達了一番對皇帝子嗣單薄的擔憂之心。

燕弘自有主意,怎麼會把這些壓力放在心中,倒是君長寧**著上來說了兩次,每次一開口燕弘就能對他動手動腳,得寸進尺,逼得他落荒而逃,他可不想好不容易維持著明君賢臣的局面就被這樣的事情毀了,再說了,皇帝後宮無所出關他什麼事情,唯一活著的兩個王子雖然出生都不高,但人品十分出色,他好歹也是太傅不是。

君長寧這般的妥協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皇帝越發的沒臉沒皮,他一個為人臣子的,對他又有什麼辦法。五年前的時候,他跟顧玉荷生了一對龍鳳胎,當時可把燕弘實實在在刺激了一回,差點沒有直接把他壓在龍床上辦了,雖然最後還是冷靜下來,但這樣的冒險君長寧不敢再走第二次。

君家已經有了兩兒一女足夠了,君長寧私下雖然覺得對不起顧玉荷,但往後院去的時候越來越少,大部分時間也都是看看孩子純聊天,顧玉荷雖然心中有些琢磨不定,但瞧著君長寧身邊也並沒有美貌的丫鬟出現,這事情不能跟張氏說道,只能跟顧氏一說。

顧氏倒是個想得通的,女兒如今有了兩兒一女,別說現在越發豐腴的身體,就是以前那姿色都是一般的,君長寧向來都不是個重色的,如今將重心放到正事上也是好的。只要不是將精力放到那些妖妖嬈嬈的小賤人身上就成,再說女兒跟君長寧都快要四十的人了,閨房之樂歇一歇也是正常。

顧玉荷一番話倒是被顧氏教育了一回,話裡話外都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情。顧玉荷一想覺得也是,自己是有些大題小做,他們年輕的時候閨房之樂也是少有的,夫君確實是不沉迷於此。再有一個,她如今擔著一品夫人的誥命,平時上門的帖子可實在不少,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外加一大個家子,也沒有多少時間想這些。

在君長寧不知道的時候,他家丈母孃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沒有了顧玉荷時不時送來的補湯,君長寧也是松了口氣,眼看著朝廷越發安穩,人才輩出,他也萌生了辭官隱退的心思,他現在名聲也有了,權利也有了,就是不當官了誰也不能小看了自己,還不如多有點時間回家帶孩子。

只可惜這些事情都只能想想,他可不敢直接辭官,要是讓燕弘在發瘋一次的話,誰知道他還能不能全首全尾的出來。如今他大兒子已經十歲出頭,兩個小的也已經五歲,正是好玩的時候。

大兒子君熙和長得其實更像是顧玉荷有些,面目端方,但實在沒有他父親的那副妖孽模樣,當時讓張氏深深感嘆了一番,但瞧著大孫子從小沉穩孝順的模樣,又覺得雖然外頭不像,但裡子卻是和十郎一模一樣,滿心眼的偏疼,也幸好君熙和自小懂事,才沒有被寵慣著成了紈絝。

比起大兒子來,小兒子君熙皓就要活潑許多,滿腦子的鬼點子,最喜歡粘著君長寧讓他講故事,讓他帶著玩兒,就是張氏也是放到一邊的,沒少讓一家子的女子羨慕嫉妒。偏偏這小子長得跟君長寧有五六分相似,那大眼睛水汪汪的,讓人看著捨不得說一句重話。

小女兒自小就是嬌養著,幾個孩子裡頭倒是她最像自家父親,小小的年紀就能看出未來相貌不俗,讓一家人看著又是歡喜又是擔心,女兒家容貌出色固然好,但要是太好的話,未免讓人想到紅顏早逝之類的話。幸好小姑娘君熙嬋自小身體g兒棒,比兩個哥哥還要少生病,而且十分的聰慧。

君長寧的三個孩子,就是皇帝也時不時的賞賜,有時候甚至還會召他們進宮,跟那幾個皇子公主門一塊兒玩耍,可見榮寵之盛。君熙和是個通透的性子,面上看起來十分沉穩,做事情更是有條有理,跟兩個皇子都相處的挺好,君熙皓性子跳脫,跟同樣喜歡玩鬧的二皇子更好一些,君熙嬋不喜歡跟公主們一塊兒玩,整天跟著幾個哥哥舞刀弄槍的。

十年的時間,燕弘只覺得自己等夠了,如今他該做的事情已經做了,該教給兒子的東西也已經教給他,再過幾年的話,他可真的成了知天命的老頭子,長寧豈不是會更加的嫌棄他。皇帝已經受夠了看著自己的愛人陪在另一個人的身邊,即使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可以下令讓君長寧進宮赴宴,但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在燕弘禪位詔書公佈之前,即使是君長寧也是一無所知,燕弘在朝廷上丟下了一個重磅炸彈,直接將大皇子推上了皇位,他精心叫道十多年的繼承人,即使出生不顯,如今也已經成長起來。再說大皇子已經弱冠,孫子都已經生了幾個,這些年該磨練的也已經磨練,他繼續霸佔著位置的話,反倒是容易生出不好來。

種種的理由,都比不過他禪位時候,要帶著君長寧遊走天涯的喜悅。朝中反對的聲音實在不少,在他們看來,燕弘身體十分不錯,年紀比先帝那時候年輕了不知道多少,何必急著退位。朝中多少人都是燕弘一手提拔起來的,也是害怕新帝登基之後,第一個下手的就是他們。

最後大臣們到底是沒有扭過皇帝,禪位大典照常開始,大皇子登基不到半年,某一日起來的時候,君長寧便發現自己到了京城之外,轉身便瞧見自己整個人都被燕弘摟在懷中,那人臉上帶著一絲輕鬆的笑容,手似有若無的輕輕撫著他的後背,整個人帶著一絲輕鬆愜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君長寧那就是白活了。只是皺了皺眉坐起來,瞧了瞧外頭的風景,帶著一絲怒氣說道:“皇上這般豈是君子所為,跟那些雞鳴狗盜之徒有什麼不同。”

燕弘挑了挑眉並不生氣,反倒是興致勃勃的說道:“如今我可不是皇帝了,做一個偷香竊玉之人也沒有什麼不好。”

君長寧差點給氣笑了,早就知道這個人無恥,沒想到現在倒是無恥到了沒下線的程度:“那太上皇好歹也要問問微臣的意思,微臣可有一家老小,貿然失蹤的話,老父老母還不知道如何的擔心。”

燕弘卻只是笑道:“我早有聖旨留下,到時候自有人去告訴咱爹媽。”

君長寧一口氣沒上來,這個人是打定主意無恥到底了:“我孩兒還小。”

“我已經讓皇帝多多照顧,再說現在誰敢跟君家過不去。”燕弘一口回道。

君長寧百般說道,燕弘每一句都能堵回來,最後索性轉過身去不說話了,燕弘興致勃勃的牽著他的手,笑著說道:“你何必擔心,如果不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我怎麼敢帶著你出來,我們可是說好的,有一日我放下江山,便與你共走天涯。”

君長寧只是閉著眼睛不說話,那時候他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燕弘也不在意,樂顛顛的給他指著兩邊的風景,弄得君長寧煩不勝煩,淡淡說道:“這些事情我比你知道的多。”

燕弘微微一頓,倒是多出幾分哀怨來:“也是,你每年都要陪著一家老小出來郊遊,可不是比我見得多。”

君長寧最受不了他這幅模樣,忍不住就要心軟下來,其實到了這樣的地步,他也是明白無論如何燕弘都不會放自己回去,他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陸陸續續糾纏了十年,他原本那點堅持那點怨恨也化為虛有,如今只是有些惆悵罷了。燕弘能放下一切帶著自己離開,他也並不是毫無感動的。

燕弘似乎是洞察了他的心思,笑著湊過去要親一親愛人的臉頰,君長寧有些不耐煩的給推開,冷聲說道:“都幾歲了。”

燕弘微微一笑,摟著他說道:“我說過,就是變成白胡子老公公,也是要陪在你身邊的。”

君長寧抿了抿嘴,他已經許久沒有照鏡子,卻也知道歲月不饒人,即使當年自己容貌出眾,如今也該是昨日黃花,也難為他還親的下去。燕弘向來喜歡黏糊,這會兒更是摟著他不撒手,一點點的將自己的佈置說出來,他們這次離開帶著的旗號是微服私訪,到時候發現了什麼問題就都丟給當今的皇帝,君家那邊又有賞賜,絕不會讓人看輕。

燕弘知道君長寧在乎家人,自然是置辦的妥妥當當的,生怕君長寧不放心又要回去。君長寧瞧他堂堂一個皇帝,對待自己的時候還有幾分小心翼翼,心中便是一軟,到底是沒有再提起回去的話,事實上他有時候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妻子。

永寧十四年,永寧大帝燕弘禪位,大皇子燕宇繼位,該年號為永華。永華元年五月,永寧大帝攜手大儒君長寧微服私訪,有生之年再未回宮。永寧年間,最讓後世猜測的,大概就是永寧大帝禪位之後,遊走天下攜帶的不是如花美眷,而是陪伴了他十多年的賢臣君長寧。

史書總是有幾分失真,其實離開之後,君長寧每年都會回來一次,君家父母都老了,他心中自然是放心不下,幸好幾個孩子都已經長大,甚至能照顧家中,雖然心中虧欠,君長寧到底是不能久留。燕弘每一次也都是隨著他一起回來,卻從未出現在眾人面前——

作者有話要說:不知道多少人滿意這個結局,其實若初是有些惆悵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人生若初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