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83年, □□釋出《關於城鎮勞動者合作經營的若干規定》和《〈關於城鎮非農業個體經濟若干政策性規定〉的補充規定》。緊跟著, 又釋出《關於城鎮集體所有制經濟若干政策問題的暫行規定》。

上述檔案指出了, 城鎮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城鎮集體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基本的經濟形式之一。

這時候,在老家已經混的風生水起的何成軍打了個電話給娉婷。

“我看到了政府下發的檔案,總想著得乾點什麼, 不能幹看著這麼好的政策不下手吧。不光是我, 還有咱們村的一些小年輕,我認識的一些個朋友, 大夥兒都憋著勁的想幹出個人樣來。”

何成軍在老家開了個小賣部,時間長了也成了村裡的資訊傳遞中心,特別是家裡安裝了電話之後,每天光是串門的人都不少,時間長了, 認識的朋友也就多了。

人一旦錢包鼓了,說話的底氣也就足了。別人是不清楚何成軍到底賺了多少, 可他舉手投足間的那種自信是騙不了人的。

經常一起吃飯喝酒的朋友兄弟們也常和他說, 有好幾會了別忘了拉巴一下大夥。

“知道你有個軍師,有什麼好路子我們都願意跟著你幹。一輩子埋頭種地也沒什麼大出息, 得趁著我們還年輕拼一把, 不能讓我們子孫後代還跟著我們一起吃苦,我們得給他們創造更好的條件。”

被大夥兒這麼一激,何成軍還真把這事放在了心上。以前不大關心國家政策的他,現在也養成了天天看報紙的習慣, 市裡、縣裡下發的公文,他也一份份看的認真。

機會往往是不經意間出現的,他還記得當時娉婷憑著一份檔案就讓他開小賣部的事,這個小賣部,不說給他生活帶來什麼劇變,也能說是讓他認識到了以前沒有認識的一些事物。

當然,這完全屬於何成軍的一個誤會,當初娉婷只是按著以前的記憶才給了他這樣的建議,只能說是歪打正著。可貴的是,如今何成軍已經能自己主動去尋找機會了。

電話那頭的娉婷,在聽了何成軍的陳述後,也仔細回憶起了從前的一些事。她記得自己小的時候,當時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確實很火,很多工業企業都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

“不過辦工廠肯定是很辛苦的,從裝置、原料、管理,再到後來的銷售、市場推廣,這一整套下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辛苦是有,可好處也著實不少。“先富帶動後富”,一旦成功,何成軍就會成為那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你是我妹子,還能不知道我?我要是怕吃苦,怕辦事,那還能有我的今天?我就覺得吧,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就拼了,幹成了好,幹不成,那大不了從頭再來。”

他還年輕,沒什麼好畏懼的。家裡這些年,連同後來開小賣部賺的,也存了幾萬塊,找幾個合夥人,再去鎮府貸個款,他堅信自己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那我先祝賀你,祝你事業順利,一帆風順。”娉婷也很高興何成軍能有這樣的鬥志,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何”字,何成軍雖然不是她親哥,那也是她堂哥,彼此間是有這麼一份親情關係在的。

“哥,你那邊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直接跟我說就行,我這邊離得遠,沒辦法時時刻刻關注到,有事你一定記得給我打個電話。”

通了電話之後,何成軍立刻就約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大家商議起了開工廠的事。

“這有什麼好猶豫的?幹!我就不信了,還有什麼是我黃三幹不了的!”

“開個工廠得花不少錢吧?這我們也沒這麼多資金吶。”

“成軍,咱們是兄弟,你有事能想到兄弟我,我也很高興。就衝著這份兄弟情,我就願意跟你一塊兒幹了,時好是歹得幹了再說。”

“我就是覺得,能辦是不錯,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吧?那要是最後賠了錢怎麼整?那我家裡可不會同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也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同意的,有拒絕的,也有猶豫的。這次見面後,何成軍也在心裡擬好了合作的人選。

直接拒絕的,肯定不能再合作,那些猶豫的,他也沒時間再去做什麼思想工作。這件事最後到底能不能成現在誰也不知道,只能說是賭一把,他何成軍賭的起他幹,那賭不起的人,也不能強按著他們出頭吧?

“咱們首先得確認好我們要辦個什麼廠,咱們自己把事情理清楚後,我就去政府找貸款,只要貸款批下來,那一切進行起來也就快了。”

當天晚上,何成軍就和另外兩個合夥人們一起開了個小會。

“貸款那我回去也問問我爸,看他那有沒有什麼優惠政策。”黃三是何成軍的朋友,他父親是村支部書記黃強田。”我看現在那些國營工廠都是些什麼機械廠、毛巾廠、紡織廠什麼的,我尋思著,咱們是不是得搞個不一樣的?”

“三兒說的對,拾人牙慧沒意思,咱們得有自己的特色。”另一位合夥人馬明志對黃三的話很是贊同。“我記得你有個堂妹不是在北平嗎?你有沒有問問看她的意見,他們在大城市生活的,肯定比我們有見識多了吧?不如你去問問看現在有什麼生意好做的。”

馬明志說完後,黃三也都點點頭,兩人一齊看向了何成軍。

“我妹聽說我想辦廠倒是挺支援的,她說現在國家政策好,正適合我們自己搞創業。她還說,要是咱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找她,她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寄過來,咱們也能從中學到一些經驗什麼的。另外,國家如今還在大力鼓勵出口,以後咱們如果有這個需要的話,她在這方面也認識不少人,到時候就能幫上忙。”

出口不出口的,他們暫時還沒想那麼多。再說他們以前也就是在鎮上,在縣裡混一混,從來沒接觸過這一塊,也不大懂,就把這個問題暫時放在了一邊。

幾個人談話談到了凌晨,最後直接決定開家食品生產加工廠。

“我們東北什麼時候都不缺吃的,從山貨到酸菜,整好了指定能賣錢。‘衣食住行’,人什麼時候都離不了吃,我就不信這主意不好使。”

做好了決定後,何成軍第二天一早又打了個電話給了娉婷。

“做食品是挺好的,我的想法是,食品的種類不能單一,品種儘量豐富一些。生產後首先注重質量,另外還要給你們的商品註冊一個商標,形成一個品牌的概念。”

娉婷趁著上班前,和何成軍說了一些她瞭解的基本資訊,不說能起多大的作用,起碼也能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掛了電話後,娉婷坐下來吃早飯,在旁邊聽了半晌的卞穎芝也不免問了兩句。

“就是我老家的堂哥,現在國家不是支援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嗎,他想跟人合夥辦個廠,有些問題不太懂,打電話過來問問我。”

娉婷一邊喝著豆漿,一邊和卞穎芝解釋了兩句。

“辦廠可是大事,你要是不大懂,可不能瞎給人指路,要是路走錯了,得耽誤了人家的正事。”

“媽,你看你說的,我能做那種不靠譜的事嗎?”

娉婷被卞穎芝說的差點把嘴裡的豆漿給嗆了出來。

“還真別說,你堂哥啊挺來事的,也有上進心,沒準兒這次他還真能做成大事呢。”

卞穎芝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何成軍每年都從老家寄不少東西給娉婷,有山裡的野貨,各類菌菇、乾貨,還有地裡的粗糧之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有之前翟仲凌的戰友給的小人參,回來給翟景升泡酒治腿疼的,那藥酒泡出來還挺管用。後來翟景升酒喝完了,人參也沒了,翟仲凌正準備再找人去弄一些,也是何成軍聽說了,直接寄了不少小人參過來,而且這人參從此以後就沒有脫過。

不管東西值不值錢,就是這份心意,卞穎芝就受用的很。

每年家裡迎來送往不少人,有些人上門送禮那就是為了求他們辦事,你辦好了,人家又開始愛答不理了。像何成軍這樣持之以恆,又從不開口的卞穎芝難免要高看兩眼。

雖然何成軍僅僅是娉婷孃家的堂哥,可卞穎芝私下裡也和兒子翟仲凌說過,何成軍那邊要是有什麼能幫忙的,讓翟仲凌也不要吝嗇幫忙。

翟家不說有多風光,能耐有多大,可認識的人也不少,這本來就是個人情社會,一點小忙,別人還是會賣他們一些面子的。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的支援~麼麼噠~?(?e`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