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意外之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了等王鳳瑞老爺子雕琢玉器,楊承志王海燕在燕京呆了八天。

八天裡天天由左語媚小美女做導遊,兩人逛遍了燕京城的大街小巷,吃遍了燕京的各種美食,小美女和楊承志王海燕熟的不能再熟,感情蹭蹭的往上走。各種衣服買了一大堆。

好不容易等到王鳳瑞老爺子的電話,說玉器都做好了,楊承志自己打車過去。

一塊鵝蛋大小的紫羅蘭老爺子硬是個做了四個鐲子,六個玉佩,三個戒指,八個墜子,看著精美盒子中做工精細,雕琢精美,散發紫韻的大小首飾。

楊承志好一通感謝,心滿意足的帶著首飾回到燕京酒店,給小美女打了個電話,讓她過來挑選玉器,又給左建華也打了一個。

沒多長時間,左建華,左語媚,董興華都過來了,楊承志把剛帶回的玉器擺到床上讓他們挑選,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挑,畢竟這一件最少也的十幾萬,怎麼能好意思拿。

最後王海燕給董興華選了一隻鐲子,左語媚一個玉佩,一個墜子,左建華一個戒指,一個玉佩,三人高興壞了。

分好玉器,王海燕把剩下的都裝好放進袋子裡,董阿姨,左大哥,語媚,我們也來八天了,明天就打算回平城,有時間你們過去玩。楊承志說。

也對,平城那你還有一大攤子呢,回去收拾幾天也就過年了,等有空來燕京一定再到阿姨家看看我們啊。董興華遺憾的說道。

左語媚紅著眼承志哥,海燕姐你們走了,我想你們咋辦。

王海燕抱了抱左語媚語媚,平城離燕京也不遠,雙休日也能過去。

第二天早上,左建華開著一輛小皮卡來到酒店承志老弟,走下去看看老哥給你弄的小貨車咋樣。

三人七大八小的提著袋子,出了酒店,酒店門外邊停著一輛八成新的小型貨車,等上了車楊承志才聽左建華說這輛是改裝過的車,上路能上一百五十多邁。

左建華又拿出一張銀行卡,承志,這是這次你的神仙醉的錢,三百萬別嫌少,這酒都老爺子送人了,等再送過來價錢肯定比這高,

楊承志結過卡,隨手給了王海燕,怎麼會呢,三百萬相當多了,三人閒談了一會,左建華打車離開。

楊承志打小清苦沒有學過開車,還好王海燕有駕照也能開車,兩人開車向平城方向駛去。

因為久不開車,再加上對道路不熟,三個小時的路程,兩人足足開了五個小時才回到楊家溝。

回到家,院中的黑子,青雲一家,金毛,大金,小金甚是開心,把楊承志按在地上好一通親熱,弄的楊承志一臉口水,滿身灰塵,王海燕楊樹春一家,賈丹萍母女看的是哈哈大笑。

打發走這一群最親密的夥伴,一群人把楊承志帶回的東西都搬進客廳,楊承志高興的招呼眾人大夥都過來分贓了。

王海燕輕捶了他一下什麼分贓,難聽死了。

楊承志哈哈一笑大家看看海燕給你們買的東西,過年呀,沒別的送大家,就給大家買點衣服。

看著手中每人幾套衣服,楊樹春,賈丹萍兩家人都不好意思了,從到楊承志家裡幫忙,工錢沒少給,每天還不用回家做飯,孩子也在這院子玩的開心,楊承志他們還不時的給買這買那的,村裡人羨慕他們,都說他們老實人有好報,遇上了楊承志這好心的老闆。

草草吃了賈丹萍做的飯,王海燕進臥室休息,開了五個多小時的車,一個嬌滴滴的美女如何受得了。

楊承志抱著買回的醫用藥箱上二樓,進書房,開啟藥箱,把銅像放在一邊。

楊承志細細打量這個檀香木藥箱,藥箱外面面積比裡面大了許多,藥箱的確有夾層,可楊承志觀察了好久也沒發現怎樣開啟夾層。

他又把藥箱放到光線比較足的地方更加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雕在藥箱外表面的七朵梅花上都有一個比筷子略細的小孔,同時這七朵梅花也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雕刻在箱子上面的。

想到這一切,楊承志找了一根粗一點的硬鐵絲,按照記憶中楊老爺子說給他的北斗七星的順序,一一把鐵絲插了一遍,剛插了最後一個小孔,藥箱的裡面卡擦響了一聲,楊承志心頭一喜,心道有戲。

開啟藥箱,見藥箱裡面底板向上隆起,用手一扣,這塊脫了漆的底板就被拿起,下面露出一層十公分高的一個夾層。

夾層裡面只有看似一部書黃色綢緞包裹和一個不知什麼皮製成的皮囊。

楊承志輕輕拿出那部古書,古書材質不錯,也不知放了多久也沒見損壞,這部古書沒有名字,開啟第一頁,看了幾眼,楊承志心頭一怔狂喜。

他又從空間取出楊老爺子珍藏的醫術,從裡面拿出一個用防水油紙包裹的紙包,開啟油紙,裡面露出一部古書,這部古書顏色要比藥箱中的那部要深,但是材質基本一樣,楊承志看了老爺子留下古書的最後一頁,又看看藥箱中古書的第一頁,他手捧兩部古書激動的一下跳起,真的是它,我真的找到了。

楊承志手中的古書是華夏中醫界,所有中醫夢寐相求的神書,相傳華夏神醫華佗為曹治病,卻遭到曹猜忌,伸手牢獄之災,最後慘遭殺害,在臨刑前一天晚上,把畢生心血所著的青囊經留給獄卒,讓獄卒送還給華家後人或是弟子。

獄卒知道華佗是神醫,所留之書必定是神品,於是悄悄帶回家重抄了一份,藏在自家院子。

正打算送青囊經給華家後人,卻發現他的妻子做飯沒柴正用原本青囊經生火做飯,等搶到手裡時只剩下一半。

獄卒愧疚,在送還的路上受風不能講話,等把青囊經殘本送到華家後人手中,只來得急寫了我家後院幾個字就死了,華家後人去他家找了幾次沒找到,華家人只能依照殘本青囊經給人醫病。

到後世人們所見的基本都是後人根據青囊經殘本寫來的一些皮毛,真正的青囊經從此不見下落,後人相傳藥聖張仲景得到過青囊經。

再後來,楊老頭的祖輩得到了青囊經上部,楊家憑藉半部青囊經成為一方名醫,到清政府戰亂開始,楊家祖輩差點讓洋人滅門,楊家人不在出世行醫而改行學廚藝,醫術和廚藝結合,楊家逐漸形成獨具一格的廚藝。在當時也是名震一方。

到楊老頭這一輩,楊家只剩楊老頭,楊老頭一輩子沒有成婚,所以就把楊承志當作楊家的接班人,所以楊老頭在楊承志小的時候一直對楊承志嚴加管教。

楊承志也算上進,學會了楊老頭的八成手藝,老楊頭也把楊家祖傳下來的半部青囊經留給楊承志,並告訴楊承志青囊經上半部能醫治一些常見的病例,但是下半部卻有醫治疑難雜症的各種良方。並囑咐楊承志有機會就打聽一下青囊經的下半部。

這不機緣巧合下楊承志買回一個名醫用過的藥箱,並在裡面找到了楊家幾十輩人都沒找到的青囊經下半部,這如何不能讓他激動。

楊承志冷靜下來,用那塊黃色綢緞把青囊經包好外面有用油紙包上,放進老楊頭珍藏的醫書中放進空間,他知道這事不能傳出去,要是傳出去的話,一定給他帶來巨大的災難。這部古書只能在無人的時候自己,熟記了。就連他最親近的王海燕也不能告訴,要告訴也只能告訴養育他成人的老楊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然藥箱中留的是神書青囊經,那麼那個不知名獸皮製成的皮囊也一定是好東西。

楊承志興奮的把那個皮囊取出,不知放了多少年的皮囊,皮囊還如剛做出一樣,柔軟,皮囊好似現代人們用的皮夾一樣,只不過比人們裝錢用的皮夾要大了許多,他開啟一看見皮囊左右兩邊插了長短不一八十一支金針,八十一支金針共分九組,每組九支,暗含古人所說的九為極致之說。

金針的尾端上鑲嵌著五種顏色不同的寶石,暗合了古人所說的五行之理。

看著九組鑲嵌五色寶石的金針,楊承志暗想,這難道是傳說中的五行金針,不過又想到老楊頭說過,即使得到五行金針,如果沒有運用行針的方法,五行金針和普通金針一樣。

楊承志用手捏了捏皮囊,覺得有一處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仔細觀察一下,在獸皮皮囊上看到一處細小的縫隙,他用金針輕挑皮囊上的縫隙,縫隙裂開,裡面露出一層薄薄的絲絹,輕輕抽出。

展開絲絹,面積有一平米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繩頭小字,楊承志細細看了開頭的幾句,心裡忍不住又是一陣驚喜,這金針真的是五行金針,絲絹上寫的正是五行金針的運氣方法。

楊承志把書房門鎖上,仔細研究這五行金針的運氣方法。

到晚上王海燕過;來敲門,楊承志才算把五行金針的運氣方法牢牢記在心裡,把絲絹小心疊好放進空間。

楊承志開啟房門,承志,你幹什麼呢,這麼憔悴,王海燕看著雙眼紅腫,臉色蒼白的楊承志問道。

海燕,藥箱買值了,在裡面我找到一套金針,楊承志興奮的搖了搖手中的皮囊。

王海燕也很高興,不過對於中醫術不懂的她,只是認為楊承志得到了一些黃金做的金針,承志,趕緊洗洗吃飯。

楊承志也知道王海燕不懂中醫,也沒在說什麼,把皮囊貼身放好,隨楊海燕下樓吃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