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料想不到的後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說這句話的時候上官風心裡也沒底,他就是聽周老爺子和他說了一句,等他到楊家溝的時候,會用一種可以增加修為的藥酒來招待他。

由於有了壯骨丹和紫蘊丹這兩種丹藥的存在,所以上官風暗自把周老爺子的這句話記在心裡,因此才在山洞中和幾個兄弟把這件事情順便也說了出來。

龍行天他們幾個聽了上官風這番話,簡直無語了,尼瑪這是一個什麼妖孽了,半年時間就修煉到後天層次,能煉製丹藥不說,這又出了兩種可以增加修為的藥酒,這還讓其他人活不了。

不過想想這個從火星上過來的妖孽是周左兩家失散多年的子弟,這樣的話必然要和炎黃鐵旅交好,他手裡只要有什麼逆天的好東西,炎黃鐵旅必定能分到一部分。

不過這幾人再想想也覺得害怕,華夏這片土地中隱世家族和世外高人甚至於隱世不出的大門派不知道有多少,但是這些龐然大物雖說不會出世,可他們培養出來的後輩們也經常會到塵世上歷練,要是讓他們知道楊承志這個妖孽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現在的楊承志對於炎黃鐵旅以至於整個華夏古武修煉者的重要性他們這些人都心知肚明,真要是這個傢伙出了什麼事情,他們後悔也來不及了。

有了這層顧慮,龍行天和眾位兄弟商量了一下,決定派出兩個後天後期巔峰的高手在楊家溝住下,暗中保護那個大出風頭的妖孽楊承志。

。。。。。。

而此時的主人公楊承志對於在炎黃鐵旅總部發生的事情卻是全然無知,他領著青雲。提著揹包出了大院後,就朝酒廠的方向走去,在酒廠的職工宿舍中還有一個沒有多長時間腦部受傷的苦命孩子等著他。

一路上楊承志遇到不少帶著工具要到田地裡平整土地的村民們,因為楊承志今年不讓村民們種植一般的農作物,只讓村民們種植黍稻沙棘香蒿這幾類價值較高的作物,同時給出的報酬對於村民來說那簡直是天文數字。

他當時和楊鳳山就說過,村民們種植這幾類作物,一年下來一畝地的收入就差不多和以前一年收入差不多了。

楊承志給出了這麼高的報酬,楊家溝的村民們除了上班的那些人外,其餘的人沒事的時候基本上都呆在自家的田地裡。

還別說這些天下來,這些田地都是平平整整,地裡深埋在土地裡的雜草的草根都被翻出來拾撿乾淨,一大片田地中就連拳頭大小的土塊都沒有。

現在楊家溝的村民就想,自己也幫不上帶領他們致富的楊承志什麼大忙,只能做一點這樣的小事情來回報楊承志給予他們的恩惠。

這些村民們見到楊承志後無一例外都向楊承志打問什麼時候開始種植黍稻,有了那麼多錢財的回報,這些村民心裡都憋了一口氣,他們都想在今年好好幹上一年,讓以前瞧不起的那些人看看他們不是沒有本事賺錢,主要是沒有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

楊承志看到這些村民們,聽他們的問候詢問,並沒有擺什麼架子,都是一一和這些和他一樣喝同一口水井長大的村民們打了招呼,囑咐他們不要過於勞累,讓他們這些天先把家裡那些東西都變賣了,別到時候人家施工隊來拆遷了,家中還有一大灘東西。

一路走來,一路打招呼,很快楊承志就進了酒廠,這個時候的酒廠正值夜班和早班的工人換班。

上了八個小時夜班的工人們看起來相當勞累,他們見到楊承志只是和楊承志簡單的打了個招呼後就朝廠外走去。

看到上夜班工人們的疲態,楊承志心裡一動,這些人晚上不休息,整整上八個小時夜班,這讓楊承志有些過意不去。

他攔住幾個結伴同行的工人問道:你們這麼累回去是不是就打算休息。

這幾個工人見楊承志這樣問,不由迷糊起來,上了八個小時夜班回去不休息能幹什麼,這個不常見的大掌櫃問這話是什麼意思,這些人齊齊想到。

楊承志見這幾個工人沒有說話,知道他說中了,接著問道:你們說要是咱們在廠子弄一個食堂,上夜班的工人吃點宵夜,早上下班的時候在吃點早餐怎麼樣。

問完這話,楊承志想知道工人是怎麼想的,但卻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這幾個工人都是面色古怪的看著他。

楊承志不禁奇怪了,帶著疑惑問道:怎麼了,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話了。

這幾個工人趕忙搖搖頭,沒沒有,這種事情當然好了,只不過我們都想知道這宵夜和早餐一頓的多少錢。

楊承志一聽這話,才知道這幾個工人為什麼是這種表情了,原來這幾個工人都是擔心廠子供應的宵夜和早餐的價格。

在仔細看了一眼這幾個工人,楊承志明白了,這幾個工人都是鄰村的,鄰村的情況和楊家溝以前的情況也差不了多少,都是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他們來到這裡上班能賺上這麼高的工資,都想帶回去貼補家用,可不想把錢花費在不必要的宵夜和早餐上。

這麼多年不吃宵夜和早餐,他們也過來了,要是花費太高的話,他們寧願不吃,剩下的錢起碼能給孩子買一些小吃喝。

想到這一點,楊承志有點自責,他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人家工人拼死累活的給他賺錢,他這個當家人卻不去想想工人們的生活,每個月只給人家一點工資就完了。

楊承志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而那幾個工人看到楊承志一下變了臉色,還以為楊承志是怪他們打問宵夜和早餐的價格。

這幾個工人的臉色就變了,他們害怕楊承志立馬辭退他們,這樣的話一年那麼多的錢財就化作一陣風了。

看到工人們的樣子,楊承志知道他們理解錯了,解釋道:我的意思是咱們廠子建立一個食堂,一天四頓飯,只要在廠子裡上班的工人都免費吃飯,另外我打算給上夜班的工人工資再翻一倍,你們覺得怎麼樣。

那些還打算和楊承志解釋一下的工人聽到這幾句話,一下子呆立在當場,他們真的沒想到楊承志是這個意思。

一天四頓飯免費,這對於楊承志來說可能沒有什麼,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可就不一樣了,一天四頓飯菜在他們眼中那可是不少錢,再說了上夜班的工資翻倍,也就是說要是上一個月夜班的話,那一個月的工資就是一萬兩千華夏幣,一年下來就是將近十五萬,再加上年終獎勵,他們這些苦孩子出生的人,就這一年就能翻身了。

想到這一切,這幾個工人身上的疲憊一掃而光,一下就好似換了個人似得,齊齊點頭,連招呼也沒顧上和楊承志打,一起大叫著跑向廠門外,他們要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所有上夜班的工友們,想來他們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也會像他們一樣開心吧。

果不其然,片刻之後,酒廠的大門外傳來了一陣陣歡呼聲,他們聽到這個訊息也太激動了。

耳中聽著廠門外工人們的歡呼聲,楊承志不由的一笑,他沒有想到自己無心中的關懷就收到了這樣的成效。

漫步走向那幾件職工宿舍的時候,楊承志心裡在想是不是今年重建村子的時候,蓋一個職工宿舍,要是碰個天陰下雨職工會不了家的時候,職工們也有個休息的地方。

正在思慮間,楊承志就聽到耳邊傳來一個聲音,楊兄弟你過來了。

聽到這聲問候,楊承志一下清醒過來,抬頭一看,見常卓一身新裝站在那裡含笑看著他。

楊承志嘿嘿一笑,常大哥早,家裡的事情忙完了。

常卓呵呵一笑,點了點頭,昨天他可著實風光了一把,開著酒廠購買回價值上百萬的轎車在村裡轉了不知道多少圈,讓村裡人知道他並沒有說瞎話,而是真真實實的在楊家溝的酒廠上班。

水頭的村民們在看到常卓開回去那輛嶄新的轎車後,基本上都相信了這個一向老實憨厚的常卓真的到了楊家溝的酒廠上班了。

可他們想不出,常卓怎麼就能到那個工資極高,待遇極好的酒廠上班了,他們中間也有在楊家溝認識的人,可託人說了好多次,那個主管酒廠的負責人卻說酒廠沒有空餘的位置了。

但這個在年前還一直出車的常卓怎麼就能進了酒廠,這些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怎麼能想到常卓之所以能進到酒廠,主要是無心中的一個善舉促成的,而且這個無意的善舉還讓已經報了必死之心的常久全一家峰迴路轉遇到了楊承志。

昨天下午的時候,常卓的妻子還特意讓常卓帶著她回了一趟孃家,在孃家著實風光了一回。

等他們回到水頭村的時候,水頭村的村民都到他家詢問他是怎麼進到了楊家溝的酒廠,生性老實憨厚的常卓不懂騙人。

就把自己無意中遇到楊承志,用車稍了一段楊承志的事情和村民們說了一下,最後還告訴村民們,常久全一下現在就在酒廠中居住,楊承志已經開始準備為常久全的妻兒治病。

聽完常卓說的一切,水頭村的村民們都羨慕常久全和常卓的好運,也有一些村民開始尋思自己是不是以後也多做一點好事,要是讓楊承志遇到那他以後的生活可就能大變樣了。

正是因為常卓的這一番話,讓整個水頭村的村民們開始相互幫助,就是遇到一些陌生人有了什麼困難,他們也會伸出援助之手。水頭村的村貌大為改觀,連年被評為文明村落。

後來這件事情逐漸傳到了整個昊天縣人民的耳中,昊天縣到後來也成為了華夏聞名的和諧縣城。

而這一切身為主導者的楊承志卻一點也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當初他做的一件對他來說無關緊要的事情會影響到昊天縣幾十萬的民眾,要是讓楊承志知道昊天縣最後民風變得淳樸是因為他,不知道她會作何感想。

常卓見楊承志問他家裡的事情辦得怎麼樣,手撓後腦勺嘿嘿一笑,楊兄弟,辦好了,昨天回家開著車子在村裡轉了好幾圈,下午又帶著她去了一趟孃家,來的時候我把車子的油給加滿了。

聽了常卓這話,楊承志不由的一樂,這人太老實了什麼謊話也不會說,不過能看到常卓這個樣子,楊承志內心相當滿意。不過也奇怪常卓為什麼拉著一家老少在村裡轉圈。

常大哥以後不用自己加油,有什麼事情提前說一聲就行了,咱們這廠子不差你那點油錢,只要別把廠子裡的事情誤了就行了,。

到最後楊承志疑惑的問道:常大哥,你幹嘛拉著嫂子在村裡轉圈。

常卓老臉一紅,諾諾道:我和村裡人說我在你這酒廠幹活,村裡人都不相信,所以。。。。。

聽了常卓這話,楊承志不由的一樂,這還有這事情,為了讓村裡人相信,開著車子在村裡轉了不知道多少圈,最後加了一箱油,這代價也有點大了吧。

說完這話,楊承志指了指常久全的家門,常大哥,久全大哥起來沒。

常卓回頭看了一下常久全的家門,笑著說道:早起來了,知道你今天要把小田帶走治療,久全兄弟一晚上也沒睡好,走先進家。

常卓在前楊承志在後,兩人進了廠裡給常久全安置的小家,進到家中楊承志看到坐在兒子小田病床邊的常久全雙眼紅腫。臉色有點發白,一看就知道這一晚上常久全基本沒睡好覺,而且可能這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不忍心讓兒子離開,偷偷的不知道哭了幾次。

見到楊承志進來,常久全從床上站到地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嗓音有點沙啞的問道:楊兄弟,過來了,什麼時候走,我送你們。

楊承志看著常久全的樣子,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任誰有這樣的一個父親,哪怕是窮的吃糠也是幸福的,這樣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妻兒病了這麼長時間了,從來沒有嫌棄,而是想辦法去給妻兒診治,就是到了現在對妻兒的照顧還是一無既往。

久全大哥,讓常大哥送我就行了,你在家裡照顧好嫂子。

常久全聽了楊承志這句話,眼眶一紅,給楊承志深深鞠了一躬,哽咽道:楊兄弟,小田就拜託你了,真要是治不好的話,千萬把他給帶回來。

楊承志重重點了下頭,久全大哥,你就放心,能不能治好小田我不敢保證,但是把小田帶回來這一點我可以給你保證。

三人在屋裡說了一會話,常卓出去開車,常久全開始收拾東西,可梅榮和小田病了這麼久了,家裡還能有什麼。

楊承志只是讓常久全給小田穿了一件寬大點的睡衣,別的什麼東西也不讓帶,真要是能讓小田醒來,小田需要什麼,楊承志在平城也能辦到。

在看到常久全給小田穿睡衣的時候,楊承志看到小田那瘦小的身子,不由的一陣心酸,瘦的只剩下皮包骨頭的小田至多只有十來斤重。

給小田穿好睡衣,常久全把小天從小床上抱起來,在小田瘦的只剩下骨頭的臉頰上輕吻了幾下,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在他的心裡,這也許是最後見到小田活著的樣子了,可能等下一次見到的時候。。。。。。。

正在常久全抱著小田流淚的時候,常卓從外面進來,看到常久全的樣子,常卓說道:久全不要這樣,楊兄弟的醫術你還不放心,等下次見到小田的時候,小田肯定能喊你爸爸了。

常久全擦了一把淚水,把小田交到楊承志手裡,楊兄弟拜託了,無論治好治不好,我常久全都會感激你的。

楊承志伸手在常久全的消瘦的肩頭拍了幾下,算是安慰了一下常久全,而後解開羽絨衣的釦子,把小田放在懷中抱住。

穿了一身短小睡衣的小田在楊承志羽絨服的包裹下,要是不注意的話,還真看不出來楊承志懷裡抱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

在常卓開著轎車離開之後,常久全滿眼熱淚的看著逐漸消失的轎車,蹲在地上失聲痛哭,他恨自己當日為什麼要出車,要是不出車的話,妻兒現在肯定是快樂的。

那邊楊承志坐在車上,還時不時的看看懷中小田的情況,再確定小田身體的情況還和他昨天檢查時一個樣子後,楊承志放下心來。

他從衣兜中拿出電話,給村支書楊鳳山撥了個電話,告訴楊鳳山這幾天沒事的時候過去開導一下常久全,並把在酒廠中設立一個免費食堂和給上夜班的工人雙倍工資的事情和楊鳳山說了一下,讓他去和閆雪飛商量一下具體怎樣用作。

掛掉電話後,楊承志看著坐在駕駛座上開車的常卓道:常大哥,這幾天你辛苦點,要是廠子有事的話,你出去就行了,別讓常久全出去,讓他安心在家裡照顧好梅榮嫂子就行。

常卓點頭答應,其實常卓沒有說,來了楊家溝這麼長的時間,沒當廠子有事情的時候,都是常卓一個人出去,他不忍心讓常久全昏迷了好幾年的妻兒獨自呆在家中,要是有個什麼情況,常久全後悔也來不及。

再說了,他也不想讓常久全出車,不是別的,常久全家中有一對昏迷的母子,做什麼事情,肯定會心不在焉,開車這事情最為特殊了,要是稍有分心沒準就會釀成大禍。

兩人說說拉拉,在四十多分鍾後就到了平城第三人民醫院醫院,到了醫院,楊承志打發走常卓後,把衣服背後的帽子戴在頭上。

雖說他在平城三醫院簡若樸賢珠他們這些人看病也有一段時間了,這兩人的病情也大有好轉,經過檢查兩人至多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痊癒,有了這個結果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大多數也離開了平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也不願意在平城這個地方在耗下去了,人家檢查報告都出來了,三個月痊癒,在這裡待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這些媒體記者走後楊承志覺得這下腦子可算清淨了,可沒想到這批人走了,那邊身患絕症的病人和家屬都到了平城,他們都想得到楊承志的治療。

楊承志雖說有心給這些人診治,可也是分身乏術,他終不能整日就在醫院,一下不停的給這些人治病吧。

在這種情況下,楊承志只能讓發出一則公告,只要他到平城第三人民醫院,一天至多接受兩位病人,多的話他身體吃不消。

有了這則公告,所以每天在平城第三人民醫院排隊等候的至少有幾百人,他們都想楊承志能給他們或者他們的家人治療。

對於這事情,楊承志也沒有辦法,這華夏身患絕症的患者何其多,他只能先從這些排隊等候的人群中選取兩位病情最為嚴重的患者,讓他們接受治療。

可身患絕症的患者那個病情不嚴重,沒辦法,楊承志只能讓溫益智老爺子留在平城,帶著溫家的那些後輩們一邊學習,一邊給病人控制病情。

這一來,有了溫益智老爺子和溫家後輩們的幫忙,既讓溫家人的臨床經驗有了積累,也緩解了自己的壓力。

到最後,在請示了一下平城的市委後,給了溫益智老爺子一個名譽院長的頭銜,同時市裡撥出專項資金給溫家這些人開銷。

遠在陝省溫家莊的溫八角老爺子知道這件事情後,同意溫益智帶著溫家後輩們在平城第三人民醫院工作。

一方面溫家的後輩們能更好的學習中醫,另一方面他們也能從楊承志那裡學到點什麼,要是那樣的話,溫家的醫術又能上升一個臺階了。

在這種情況想,華夏很多地方的人們都知道楊承志開始接治絕症患者,所以每天三醫院的門口都有不少的患者和家屬等候楊承志,希望他們率先診治他們或者他們的家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